聆聽生命的獨語

2016-08-09 22:03:22

文/丁安國

題記:給心靈留一塊空地,獨語一隅屬於自己的文字,詮釋生命的真諦 ……

近些年,逐漸習慣瞭一個人於燈下夜讀,或網上瀏覽,常常讀到一些關於生命的文字,就會聯想到人生,對生命充滿瞭敬畏。

我早已走過半百歲月,隻不知前方等著自己的還有什麼。特別是一旦退出職業生涯之後,人生的路還有多長,尚能為社會做些貢獻麼?我不得而知,便覺得有些茫然,有些無奈。而生活就是這樣,總會按照它的軌跡關照著每一個人。

我常想,一個鮮活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靈動、跳躍、起舞,開出瞭生命之花,才擁有瞭我們的人生。而對每一個曾經在地球村住過的人來說,當他的生命走向成熟之後,就會有太多的追求與向往。我們追求成功,我們向往幸福,隻有這樣,才能詮釋生命的真諦,彰顯人生的價值。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走向成功,也不是每條生命都能體現價值。縱然,即使平平淡淡,隻要走過的生命就會留下痕跡,存在即是合理的。盡管生命的花兒盛開出的顏色各不一樣,但卻是各有各的艷麗。

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我反復聆聽生命的獨語,在心靈的空地上留下瞭些許文字,那是對生命的詢問也是想要尋找的答案。

我曾探詢:生命是什麼?有人說,生命,是浩瀚宇宙中渺小而卑微的蜉蝣;也有人說,生命,是大自然中泛起的一撥又一撥新綠。其實,我以為,生命,就是經過娘胎十月孕育呱呱墜地後成長起來的個體,是人生的一種狀態。我們知道,人世間萬物皆有生命,而人的生命卻隻有一次;一旦生命失去瞭,也就失去瞭一切,什麼都沒有瞭。所以,在中國傳統的價值觀中, “敬畏生命 ”,就成為人們的必修課。孔子在自傢馬廄失火後,問的是 “傷人乎 ”,而 “不問馬 ”。道傢更是極其重視個體的生命價值, “重身惜生 ”即成為老子的重要思想。由此可見,我們不僅要認識生命的意義,更要學會敬畏生命,重視生命的價值。

在大自然中,生命是脆弱的又是有力量的,微風把植物或樹的種子吹到湖面,吹到田角,吹到草地,也許有好多都不能成其為植物或樹,但造物者樂於做這樣的壯舉,哪怕隻能成活一顆,也要以這樣的方式撒播。於是,才有瞭自然界生命的延綿不絕。我們還看到,自然界中的一些細小種子,雖然弱小,但經過大自然的培育,珍惜瞭上天的賜予,才能讓根紮下去,讓芽擠出來,就是在堅硬的石逢中也能頑強地伸展,自然地成長,隻為接受清風的愛撫,陽光的沐浴。

其實,人類也是一樣,不管生存的環境如何,有的人即使身體殘疾,但仍然堅強地活著,活出瞭精彩。他們始終堅信生活不會欺騙他們,而對生活充滿瞭微笑。前不久,看2011年度星光大道總決賽,獲得年度總冠軍的盲女劉賽,在每場比賽中總是以一臉燦爛的笑容面對觀眾。她用心唱歌,用心舞蹈,在舞臺上猶如一朵綻放的花,展示著自己的美麗。如果不是主持人解密,從電視上我們很難知道她竟是一位盲女,她讓我們有的隻是深深的敬意和感動!

我乃平庸之輩,人生平淡無奇,亦安於現狀。但也許是人生曾經歷過瞭幾次生死考驗,讓我看淡瞭世事,禍福對我來說早已是平常之事。不說別的,當說自己遭遇的三次車禍,現在回想起來讓我不得不對生命充滿瞭敬畏。其中,二十年前的那次車禍應該是最嚴重的瞭。

當時,我們一行4人參加完一個單位的檢查,要到另一個單位去,熱情的主人派車送我們。司機年輕,但技術應不是問題。一路上大傢在車裡還有說有笑。那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坐在司機後的座椅上打起瞭瞌睡。那時的公路是沙石路,大約走瞭一半路程時,不知何因,我們的車突然與一輛大貨車相撞。我從睡夢中驚醒時,已滿頭是血。在旁人的攙扶下,走出車外,隻覺得天是昏黃昏黃的。緊捂住流血的頭,我隨他人奔向不遠處的小鎮醫院,也沒有來得及看看車的模樣。車上的同事都不同程度受瞭傷,在這傢醫院接受治療。隻是我因傷著頭部又流瞭血,讓大夥非常擔心。醫生見狀趕忙為我處理傷口,檢查之後給我縫合瞭7針並輸液。

人清醒之後,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親人和孩子。心想,如果就這樣沒瞭生命,我的親人和孩子該怎麼辦?想起來就後怕。知道自己大難不死且不會有後遺癥時,我頓覺自己已在死亡線上走過一回瞭,是上天讓我又重獲新生。是啊,有好多人不就是在各種災難中瞬息消隕瞭生命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