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遊戲的三種人

2016-08-09 22:11:02

文/王登科

在我的室友當中,除瞭一個月入數萬的淘寶大老板外,其餘大都沉迷於遊戲。我不怎麼玩遊戲,隻是靜靜的坐在他們旁邊寫代碼,聽音樂,或者碼字,不時往旁邊瞅瞅他們的屏幕,於是大致看到遊戲從LOL換到瞭網絡遊戲,不變的是,他們還是沉迷其中。

我很久之前就寫過關於大學生沉迷於遊戲的文章,不過現在看來,那篇文章多是概念性的東西,換句話說,不接地氣,那篇文章大部分來自我的臆想和知乎看到的觀點。直到現在,我和一群遊戲中人朝夕相處,想他們所想,並試著去理解和感受他們的感覺,我才能真正的去思考這個事情。

我想把沉迷於遊戲的分為三種情況。

大部分我們看到的沉迷於遊戲的孩子,其實並不是因為遊戲好玩,而是因為喪失瞭對生活其他方面的信心,得出這個結論是可怕的,但真相就是這麼殘忍。這種現象在大學之中尤為明顯,事實上,我們所能看到就是一種兩極分化的現象,一小部分人可能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而另有一小部分人因為找不到明顯的優勢而選擇隱匿。其他部分像我這樣的人或多或少能夠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面找到價值和成就感,所以不會因此沉迷於遊戲。我有兩個室友,均來自農村,大一的時候,我非常喜歡他們,因為他們有一種來自農村的孩子的樸實,並且懂的非常多的關於自然和農產品的知識,但是在隨後的日子裡面,他們變得足不出戶,整天在寢室裡面玩遊戲,甚至不去把妹。我想這是喪失信心的典型,因為他們所具有的知識在大學並無用武之地,而靦腆的性格又讓他們的人際交往感到乏力。他們在大一的時候嘗試過一些東西,比如編程或音樂,但是沒有堅持下來,隨後的日子裡面漸漸喪失對任何事情的信心,與外面的世界開始脫軌。

我記得有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問一個自稱從未輸過棋的老者不輸棋的秘訣,老者說,我從未下過棋。

我有些時候真是覺得我閑的蛋疼,自己都管不過來還要操心別人,可我看到朝夕相處的室友每天在遊戲裡面忘乎所以,就覺得一陣惋惜,我不是想秀優越感,事實上,我就希望大傢都能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能夠一起學習和奮鬥,偶爾大膽而刺激的玩樂,這樣的大學生活才是值得懷念的。

第二種沉迷於遊戲的人,是因為生活的無聊,他們其實也不覺得遊戲有多好玩,隻是找不到比遊戲更好玩的事情,才會一直玩遊戲,生活充實的人可能不能理解,但事實是,你永遠想象不到無聊又多大的力量。

遊戲是性價比最高的荒廢時間的工具。

第三種沉迷於遊戲的人,是真正的遊戲發燒迷,我們大多數時候理解的遊戲玩傢,應該是這類人,他們發自內心的覺得遊戲好玩,並且深深為此吸引,他可能在其它方面卓有成就,可還是深深著迷於遊戲,這個時候我們才能說,這款遊戲是如此的優秀以至於能吸引這些發燒級的玩傢樂此不疲。不過,難以置信的是,這部分人往往非常聰明,而且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一般不會真正意義上的沉迷遊戲,並且在工作的時候富有創造力,他們是真正的玩傢。

其實我很討厭我自己一副說教的樣子喋喋不休,為什麼我不能做點更酷的事情?想來,大概是因為我一直自詡著那番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向往。我無數次嘗試和沉迷於遊戲的人溝通,可是結果往往是尷尬的,連我自己都覺得我他媽真是吃多瞭。

在利益的趨勢下,遊戲廠商變得越來越無良,而那些用心做好遊戲的公司往往贏利困難。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越多無良廠商賺錢,越多的無良遊戲,越多的毒害著年輕一代,然後這又創造出更多的利潤空間,讓更多的公司前赴後繼。

這個循環的終結在於年輕人的覺醒,或者下一代的覆滅。

原文地址:http://www.wdk.pw/358.html

點評:沉迷,是指深深的迷戀。我們知道,要將一件事做到極致,沒有一定的沉迷,是很難成功的,那為什麼沉迷遊戲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成功呢?因為很多的人沉迷於遊戲並非對遊戲真正的熱愛,而隻是對現實的逃避,不敢挑戰偏復雜的、難度較大的現實問題;加上遊戲的設置通常都是可以無限次的重來,而現實重來的可能不多。很多人玩遊戲的心態是:我知道沉迷遊戲中不對,但我實在想玩,於是,懷著愧疚、不安的心情,繼續地玩瞭下去。往往不需要多久,便成瞭生活的習慣。憑心而論,遊戲是對人最基本心理需求的非常用心的設計,玩遊戲是人的天性,隻是因為沉迷遊戲而荒廢瞭其他更重要的東西,終究是得不償失。離開沉迷的方法就是像戒煙一樣,必須馬上脫離,並用心投入到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像通常所說的采用逐漸減少的辦法。直到哪一天,自己能很好地管理好時間,這時,遊戲帶給人的體驗才是真正開心、快樂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