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慢熱地活著

2016-08-09 22:19:21

我們的每一次逃離、每一次顛覆,是源於想讓自己過得更好,這是每個人甚至每種動物都具有的天性。的確,我們應該更多地遵從本來的自己。

現實中,我顯得較為內向、被動和自卑。但在特定的群體或時刻,又常常表現出超過常人的狂熱主動和自信奔放。這是我身體裡的兩面性 —— 漂於現實之外的自然隨性和躲藏在現實陰暗處的自知之明,兩者之間的碰撞。常常不知道哪個是勝利者。

“我們最先衰老的從來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顧一切的闖勁。”在國企裡的兩年工作經歷,囚禁著我的思維和求新意識,讓我變得鈍銹而無求。在體制這個舞臺上,我的缺點顯露無遺,始終不能變成一個圓滑而世俗的人。

當我每天封閉在枯燥而充滿心機鬥爭的辦公室裡燒心,躲避在一臺電腦後面觀瞻著這個世界並膨脹自己的物質欲望時,那些惰性、安逸、平凡、靜止、熱鬧又周而復始的生活,讓我失去瞭感知世界的力量。所謂的“身未動,心已遠”隻不過是一堆贅肉增長過後的自我安慰和懦弱渴望。

可,這是本來的自己嗎?

印度心靈大師克裡希那穆提說過類似的言論:“如果我們滿足於賺錢養傢糊口,那麼我們就看不到生命本身。我們的生命偉大而神秘,內部運行得像一個龐大的國傢,它的深度和廣度令人驚詫。”

所以,我必須對自己的生活做一次徹底的顛覆,誕生出離之心,以觸醒我找到繼續前進下去的動力。於是,睜開嶄新的眼睛,拋棄掉舊有的自己,擱淺工作,開始瞭一場沒有線路和目的的行走。

那是對內心從未厭倦的追逐。

摘自在白雲外書系《就這樣慢熱地活著》(作者授權發佈在閱讀)

《就這樣慢熱地活著》內容簡介:

生命的真意在從容過程中。
也許你慢下來的時候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聽到別人聽不到的。
擠不進的世界暫時別擠,不需要盯著別人的腳步,迷失瞭自己的節奏。
從現在起,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不再回頭關心過去的種種是非。
何必要用一個模子去度量生活的價值?

《就這樣慢熱地活著》裡,作者田禾通過漫無目的地行走去解讀自己。有時,隻是停下來聞植物的味道,然後轉身走開;有時,隨便搭上一列最快開動的火車;有時,又像最真誠的朋友,聽自己懺悔傲慢和無知。
卸下向世界對抗的戾氣,去擁有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和無需聲張的厚實。不做遙不可及的夢,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人際,使得生活少些負擔和承諾。

點評:人的一生總有那麼幾個關鍵點,改變著生活的軌跡,那幾個關鍵既是先前積累之後的從容選擇,也是之後新篇章的裡程碑,你怎麼思考你現在的生活,自然指引著你下一步如何去選擇和面對展現在你面前的各個局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