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奶奶的故事

2016-08-09 22:20:21

下面是摘自彼得·德魯克最喜歡的作品《旁觀者》的第一篇,這是一個人生寬度最美的原型,是德魯克筆下的奶奶。

奶奶年輕的時候十分纖巧,嬌小玲瓏而且容貌出眾。但是,我所看到的奶奶已是遲暮之年,看不出一點青春美麗的痕跡,不過她還留著一頭亮麗的紅棕色卷發,這點讓她引以為豪。她不到40歲就做瞭寡婦,而且百疾纏身。由於得瞭一種嚴重的風濕熱,造成心臟永久的損傷,因此好像老是喘不過氣來的樣子。關節炎使她成瞭跛子,所有的骨頭,特別是手指,都又腫又痛,加上年事已高,耳朵也不靈瞭。

但是,這一切卻未能阻擋她到處溜達的雅興。她風雨無阻地走遍維也納的大街小巷,有時搭電車,不過多半步行。她的隨身“武器”就是一把可做拐杖的大黑傘,還拖著一隻幾乎和自己一樣重的黑色購物袋,裡面裝滿瞭一大堆包裝得好好的神秘小包裹:有準備送給一個生病老太太的一些茶葉,為一個小男生準備的郵票,從舊衣拆下半打“高級”金屬紐扣打算給裁縫……

奶奶傢中有六姊妹,每個至少生瞭四個女兒,所以侄女就多得數不清瞭。這些侄女小時候或多或少都被奶奶帶過,因此跟奶奶特別親,甚至和自己的媽媽都沒這麼親近。在她拜訪之列的,還有從前的老仆人、貧困的老太太、以前跟她一起學音樂的同學、年邁的店主和工匠等,甚至連去世多年的朋友傢的仆人,她都不忘問候。

有一回奶奶想去看住在郊外的“小葆拉”。這個老寡婦是奶奶已過世的表哥的侄女。她說:“如果我不去看這個老女人,還有誰會去呢?”傢族中的老老少少,包括奶奶自己的女兒還有那一大堆侄女,都一律喊她“奶奶”。

不管和誰說話,奶奶的聲音都愉快而親切,並且帶著老式的禮數。即使多年不見,她仍然記得人傢心中牽掛的事。有一次,奶奶有好幾個月沒見到隔壁的女管傢奧爾加小姐,再次看到她時,就問她:“你那侄兒近來怎麼樣?通過工程師考試瞭嗎?這孩子可真瞭不起,不是嗎?”她偶爾也會到老木匠的傢裡走動,並問他:“科爾比爾先生,市政府不是跟你們多課瞭些房屋稅嗎?後來解決瞭沒有?我們上回見面的時候,你不是還為這件事心煩嗎?”奶奶的妝奩就是這位老木匠的父親做的。

奶奶公寓旁的街角常有個妓女在那兒拉客。奶奶和這個妓女說話一樣是客客氣氣的。其他人對這妓女視若無睹,隻有奶奶會走向前去跟她寒暄:“莉莉小姐,你好。今晚可真冷,找條厚一點的圍巾,把身子包緊一點吧。”有一天晚上,她發現莉莉小姐喉嚨沙啞,於是拖著一身老骨頭爬上樓,翻箱倒櫃地找咳嗽藥,之後再爬下去交給那個妓女。在戰後的維也納幾乎沒有一部電梯可以使用,所以奶奶隻好這樣爬上爬下。

奶奶有個侄女就很不高興,告誡她說:“奶奶,跟那種女人說話,有失您的身份。”

“誰說的?”奶奶答道,“對人禮貌有失什麼‘身份’。我又不是男人,她跟我這麼個笨老太婆會有什麼搞頭?”

“但是,奶奶您居然還給她送咳嗽藥去!”

“你啊,總是把性病當做洪水猛獸。對此,我雖無能為力,但是我至少可以使她的感冒趕快好起來,不至於讓那些男人被她傳染,得瞭重感冒。”

…………

奶奶死時,也和生前一樣,留下瞭一則“奶奶趣談”。

有一天,風狂雨急,她仍和平常一樣風雨無阻地到處溜達,走著走著,竟走上瞭車道。司機看到她,想繞過去,但還是讓她摔瞭個跤。於是,這司機連忙下車攙扶。奶奶雖毫發無傷,不過卻嚇壞瞭。

司機說:“老太太,我送您到醫院去一趟,好嗎?還是讓醫師檢查一下,比較妥當。”

“年輕人,你對我這個笨老太婆實在太好瞭,”奶奶答道,“還是麻煩你叫輛救護車來好瞭。車上多瞭一個奇怪的女人,可能會損及你的名譽——人言可畏啊。”10分鐘後,救護車抵達時,奶奶已因嚴重的心肌梗塞而死亡。

弟弟知道我和奶奶很親,因此打電話告訴我。他以哀傷的語調說道:“我有一個非常令人難過的消息要告訴你……奶奶今天一早過世瞭。”但是,他一開始描述奶奶死亡前的故事,音調就有點改變,最後終於笑瞭出來:“想想看吧。隻有我們的寶貝奶奶會這麼說,高齡七十幾歲的她,居然還擔心和一個年輕人同車會給他帶來‘緋聞’的困擾!”

我也笑瞭。不過,我倒想到一件事:一個75歲的老太婆自然不會損及這個年輕人的名譽,但要是一個陌生老太太在他車內死去的話,他要如何向世人解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