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這個時代的讀書,不應當是儀式而是生活方式

2017-04-26 11:05:23

文/采薇

一、讀書,不應以本數多寡論英雄

昨天看到一個關於每周讀瞭多少本書的勵志典型案例。

這個典型案例的核心表述在於自律。

很多讀書類的公眾號、APP都有這樣的自律功能:幫我們標記我們閱讀過的書目數量。

有些人把書買回來就立刻掛上去,有些人則是給自己設置一個個的閱讀目標:每天必須讀多少書,每月必須讀多少書,然後放在讀書平臺上自我監督或是接受他人監督。

豆瓣曾經成立過一個叫做“山倒組”的讀書小組,這裡面聚集的人都是愛書之人,就是愛的方式有點奇葩:一方面覺得自己買書太多有一種物欲過剩的自我消耗,另一方面又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擁有這些書的欲望。

山倒組成立的初衷是彼此監督著把這些書讀完。

有幾個朋友加入這個山倒組之後,沒幾天又退瞭,因為他發現這個山倒組中的人雖然為看書如抽絲而痛苦,但卻很難因為這個理由而削減自己買書的欲望,群裡這個、那個銷售網上的打折滿減活動滿天飛。

這些都是中瞭“閱讀目標”障礙的毒。

誠然,很多知識大牛們在閱讀的時候,都是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想要解決關於某個知識點的疑惑的,但學習目的卻並不能等同於閱讀目標。

以本數論讀書,本身就有點滑稽。

微博上有一個一年讀書破千本的博主,他在微博上po出自己最近在看的書,說明是他認可度推薦度比較高的內容。

是什麼樣的呢?

大概是這樣shei的:

這是2011年的,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760本。

粗略列舉幾本:

這裡面書的類型有:
《神奇的催眠術》
《看誰聽你的》
《看誰聽誰的》
《看誰在說謊》
《演講之禪》等等

還有這樣shei的:

也許光上這些圖讀者們沒有太大的感覺,所以我還要順手科普一個關於古人讀書的小百科。我國古代從開蒙一直到考秀才的十幾年間,需要閱讀的讀本大約是這樣的結構:
六學開始:《三字經》、《小學集解》、《龍文鞭影》、《幼學瓊林》。
八歲開始:四書、《孔子傢語》、《孝經》。
十歲開始:《詩義折中》、《書經圖說》。並開始學對對子與綴句,進而詩賦。
十二歲開始:《周易折中》、《禮記》、《春秋》、《爾雅》、《說文》。
十幾歲開始:《古文觀止》、《古文釋義》、《文章軌范》、《古文筆法百篇》、《古唐詩合解》、《賦學正鵠》、《駢體文鈔》、《六朝文絜》、《昭明文選》。
再之後:前三史、《資治通鑒》、《通鑒輯覽》、《綱鑒易知錄》、《史論》。

四歲發蒙認字,用《千字文》等蒙學書籍。

認瞭字,開始讀《孝經》、《大學》、《中庸》,建設基礎三觀。每天先溫習舊書,能背誦串講則過關,舊書溫完,上新書。背書的方法請看17天搞定GRE單詞 (豆瓣)

其次《論語》《孟子》,建設深度價值觀和人生觀。七八歲左右要過學、庸、論、孟四書關。

接著過五經關:《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左傳》,建設高階世界觀。

這些讀完差不多就十五六歲瞭,可以去試試考秀才。

也就是說,這些書目,大約是古人十多年的閱讀量。

對比下來,大約知道以本數論英雄是多麼不靠譜。

古人讀書卷書少,但是讀得深,基本上都是讀經典,大約都能到出口成誦的地步。

今人讀書多,但是很多都是一天或者一周能看完的低廉讀物,讀得快也忘得快,多半是爽感,而並非是思維上的軸心感。

郭錫良先生的《古代漢語》是上下兩冊。

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是一二三四冊。

讀這兩套書,目的不是數本數,而是掌握古代漢語的詞匯和語法以及篇章。

《資治通鑒》294卷398萬字,每卷一萬三。

四大名著字數加起來,大概等於《資治通鑒》。

但大傢都知道,讀完一遍四大名著,和讀完一遍《資治通鑒》是兩回事。

那種每周/每個月/每年要讀完多少多少本書的行為,按漲工資(張公子)的說法,若非是專業編輯,更像是一個社交用的梗。

一個人一輩子如果能對幾本書熟讀能誦,他大概就能被稱為專傢瞭。

而走馬觀花地閱讀一百本書的人,很可能還是一個門外漢讀者。

二、為什麼有些人能沉下心來讀書 

知乎上常常有類似於教你認識你的大腦,教你高效讀書或者如何讀一本書的閱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