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走

2016-08-11 23:17:43

老俞說,做一件事情做到你把自己都感動瞭的時候,你就會成功。因為你首先要感動瞭自己,才會感動別人,才會獲得別人的回應。

在一次股東大會上,來自津巴佈韋觀眾問:巴菲特先生,通脹年代的最好投資是什麼?在一個通脹率是百分之十萬(即每年物價翻1000倍)的國傢裡,您會怎樣去投資?

巴菲特答:當錢幣變成瞭糖果,你唯一能有的防衛就是你的才能與掙錢本事。如果你是最好的腦科手術大夫,或是鎮裡最棒的切肉師傅,或是最棒的職業足球運動員……不管是什麼,隻要你有才能,不管錢幣貶值到什麼程度,不管人們開始用鯊魚牙齒、還是貝殼做貨幣,你總能把握(在經濟中)應得的股份。

所以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在自己身上。

當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漸表現出你的踏實,聰明,和細致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工作機會就會提供到你面前。

點評:文章來源於網絡,再引用一段劉未鵬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闡述——遇到問題尋找捷徑為什麼隻是小聰明?

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試圖去尋找捷徑,心裡的想法大概是:既然我自己解決可能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甚至連最終能否解決都無法判斷,那麼為什麼要冒風險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嘗試呢?還不如想想其他法子。比如繞過問題,或者將問題外包給別人。

這很聰明,很經濟: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手頭的問題。看上去是一個尋求經濟上最優解的法子。

不過到底是局部最優還是全局最優呢?

“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手頭的問題”——這裡的問題在於,難道我們計算收益的時候僅僅考慮是否解決瞭手頭的問題嗎?如果解決的過程中得到瞭其他的收益呢?

為瞭解決一個技術問題,你踏遍互聯網,翻瞭若幹教程、網站、書籍,最終解決瞭這個問題的同時還知道瞭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該到哪兒最快最有效地找到參考,你還知道瞭哪些網站是尋找這個領域最有價值信息的地方,你還知道瞭哪些書是領域內最經典的書,說不定你在到處亂撞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其他若幹意想不到的收益。

為瞭解決一個內存泄漏的bug,你學習瞭一堆底層知識、瞭解瞭一堆調試工具、學習瞭若幹wikipedia頁面,表面上看來,僅僅為瞭解決這一個小bug你的時間花銷未免太大瞭點,然而關鍵就在於,它的收益遠遠不止於解決瞭這一個小bug,下次你遇到任何類似的bug的時候就能夠哐當兩下就解決之瞭。

生活或工作中,很大程度上你遇到的每個問題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你遇到瞭某問題,那麼很大的可能性你以後還會遇到類似的問題。當然,這個說法的另一面是,也有一些問題是一錘子買賣,即以後不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因此隻求速解決。不過按照我的經驗這樣的問題實在太少瞭,此外,你覺得你真的能夠分辨你面對的問題是否屬於這類問題嗎?底線是,就算是這樣的問題,你自己動手解決也能培養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你判斷它是一錘子問題,外包給別人解決,那麼你就永遠沒機會發現這個問題背後蘊藏著哪些知識,這就成瞭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如果選擇總是問別人的話,下次你還得繼續問別人,每次直接問到問題的答案的同時意味著你永遠都要靠別人的大腦來獲得答案。

困難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