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25)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喜歡。
2016-08-12 23:04:47
智慧:
如果隻用一種方式瞭解某樣事物,你就不會真正瞭解它。瞭解事物真正含義的秘密取決於如何將其與我們所瞭解的其他事物相聯系。通過聯系,你可將想法內化於心,從各種角度看問題,直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才是思考的真諦!——馬文·明斯基對世界的思考,我們可以借助哲學高人的方法,比如,應用休謨的邏輯思維,皮亞傑的心理學的模型,及達爾文對世界因果的判斷,對問題進行重新的思考,這樣得出的結論與原來會有什麼不同,這些不同,就是我們新的認識。撇開技巧、設備談攝影,要具備瞭觀察和判斷的能力,要能與人溝通。攝影就是純粹用畫面來講述故事,如果故事隻能通過照片內的文字或是照片外的說明來表達,而圖片變為輔助,那就是攝影師的失敗。一切神作都歸於艱苦的研習。不僅是練習技巧,更是錘煉攝影師的整個身心。說到底,攝影是出於對這個世界的熱愛,乃至於有些人甘願為此燃燒生命。——卓揚早晨將至,黑夜依然,人們的詢問和等待瞭已有兩千年以上,我們曉得他們那令人戰栗的命運。從這裡我們應當得出的教訓是,單靠祈求和等待,隻能一無所獲,我們應當采取不同的行動。我們應當去做我們的工作,正確地對待無論是為人處世的還是天職方面的。——馬克斯·韋伯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孔子與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與現實妥協而不忘突破。——秋葉一個人不介入他人的生活,看起來“冷血”,其實是最佳選擇,一個人強大一點,或文章有些讀者,或出入有幾位隨從,或長得帥,或錢多,也容易學會政府的壞習慣,喜歡去強制他人。懷疑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看到世界的本來面貌,比看到我們想看到的世界會更好,而科學就是幫助我們更好理解現實的方式。科學是一套方法,用來描述和詮釋現在和過去所觀察到或推理出的現象;科學旨在檢驗假說,建立理論。說科學是一套方法,是為瞭強調科學不止是一系列事實,更是一種過程,而描述和詮釋則表明事實自己不會說話。觀察到或推理出的現象意味著自然裡有些東西我們能夠看見,比如大象和恒星,而其他東西則必須推理才能得出,比如大象和恒星的演化。過去和現在表明科學的工具不但能夠用來理解當前發生的現象,也能夠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邁克爾·舍默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喜歡。——胡適我很羨慕那些善於繪畫或演奏樂器的人。我覺得那些技藝讓他們擁有瞭一種不一般的能力,一種可以隨時遁離現實生活,進入另一層世界的能力。他們好像一些學會瞭飛行的魚。在水下遊久瞭,覺得憋悶無趣時,就可以躍出水面,逃離水中的一切。也許那水面上的世界並不真實存在,他們的飛行也隻存在於自己的臆想之中。但可能正因為並不真實存在,那個世界才全由他們自己做主。——東東槍
觀點:
你沒那麼重要,但要小心別有用心的人。——河石子被微信擠掉的可能不是微博,而是《讀者》和《知音》。——@讀庫微信的“個人好友+關註的公眾賬號+所在的群 ”數量不能超過五千個,否則就不能夠繼續添加瞭。打擊朋友圈營銷和賣貨是核心。微信目前的玩法就是什麼火就打什麼,微信個人號受限,後續公眾號也將被整理,部分自媒體和朋友圈電商受到直接沖擊,我們這些自媒體受到第二波沖擊。因為之前賺錢的可能不好賺錢瞭,但是我們這些一直沒賺錢的,未來更迷茫瞭。也不知以前是誰給我從小給我灌輸的偏見,總覺得長得好有點“花瓶”傾向。如今真的覺得,越是好看的人反而疊加技能越多,美貌智慧財富才藝樣樣不輸。大多數長相平平的,同樣也沒有其他的什麼可以拿得出手。——@赤道少女我總結一下,SNS心理學三大定律:第一定律:一個人的內心強大程度與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IM簽名更新頻率成反比。第二定律:一個人的自戀程度與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圖片發佈頻率成正比。第三定律:一個人的孤獨感與他刷新微博、微信的次數的平方成正比。每個哲學問題,當它經受必要的分析和論證後,都將被發現,要麼它其實根本不是哲學性的,要麼其哲學性僅在於我們對詞語和邏輯的運用。——伯特蘭·羅素,《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認識》任志強談房價:過去十年,我說房價要漲,所有人都罵我,說都怪你說房價要漲,結果就漲瞭。我想說,十年前買房的人估計也賺瞭不少錢吧,希望你們把你們賺的錢捐給做公益事業的人。未來十年房價估計還會再漲,不信你今天買一套房試試。騰訊網調查,黃海波嫖娼被抓,8成網友持理解態度。一個國民女婿,影視大腕,不差銀子,不向身邊小姑娘下手,以戀愛名義免費蹭炮,竟然自費冒著巨大風險去嫖,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其次,黃海波嫖娼有法管著,該傷心的是其親媽,沒必要為其私德如喪考妣地聲討,最後,在一個有病的年代,他出來或會更紅。——@石述思“谷歌眼鏡以150多美元的生產成本,標出1500美元的高價,仍然賣到手抽筋,那是人傢的本事。再說瞭,一個如此炫酷的高科技產品,能把生產成本降低到150多美元,這也是本事。不服氣的人可以自己去試一下,看能不能用150多美元的生產成本,做出150美元售價的谷歌眼鏡,如果可以,那恭喜你,你改變世界瞭!如果不可以,你判斷產品價值的思維可能仍然停留在‘生產成本’這一層面,去東莞開個代工廠踏踏實實做手機殼吧,世界不是你的,洗洗睡。”——南都街談《谷歌眼鏡賣到天價,這是本事》宗教在描述世界的實際情況時幾乎總是給出錯誤的論斷。在這種意義上,當科學證據和宗教論斷相互矛盾時,它們之間確實存在沖突。如果你的宗教認為世界歷史有6000年,而科學說是46億年,這就是沖突。它們中一個是對的,一個是錯的,而宗教是錯的那個。而在其他領域,比如從事救濟所工作或者照顧無傢可歸的人,宗教與科學之間沒有任何關系,因此不存在沖突。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要看情況。——邁克爾·舍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