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憂何求,萬物有德

2016-08-12 23:06:33

文/關中人

人世間的事有對與錯嗎?我所謂的白晝對池蛙而言卻是黑夜,天亮後他就不能叫的那麼肆無忌憚。老子說:大音若希,大象無形,不爭而人沒能與之爭!對與錯、善與惡、美與醜,要區分對誰而言。上帝站在天上看人間,如同我們看地上的螞蟻。

有人說:“我隻關心結果!”。我說人生的結果都免不瞭一死!如果是彩票中特等獎當然好,但如果換成人生的最終結果那就不用問。有人說,人生的價值在經歷,而不是擁有多少財富。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又有誰能說的清說得對呢?

較真與執著,自己難為自己。看得開,不往心裡去,自己愛惜自己。太較真活得苦,心裡不裝事的人,不能指望他是個自律的人。極端就與異類不遠。

可曾感嘆命運對自己不公,可曾留戀這個花花世界,卻有那麼多人年紀輕輕就自尋死路。想起一則寓言故事:現在就是最好的。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體會不到。 有人感嘆世界才是完美的,它無所不包含,我認為世界未必完美,因為它不能讓所有人的心滿足!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世上的事物都是完美的,差別就在一念間。

你覺得日本這個民族該滅亡嗎?上帝告訴我說:他是圍繞在獅子周圍飛舞的蚊子,讓它存在是為瞭提醒獅子不要自以為是,隻有承認不足才能更好地發展。為瞭不讓國傢滅亡,它在中國的西面安排瞭一個強大的帝國,正虎視眈眈地註視著中國。上帝托我轉告國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我曾抱怨老天不愛我,沒能讓我有機會像習大大那樣高風亮節為人民服務,它卻偷偷告訴我:“知足吧,這年頭能做個凡人是天大的造化!”伯夷、叔齊薄帝 王而不為,泰伯棄天下如敝履,老子、黃石留書而不見其人,韓信功雖高不長壽。歷史上有多少聖賢不求名不求利,隻求明理老死於山林,能得到不名實惠之人我亦 算其一。

我祈求上蒼將壞人收盡,它卻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世上無壞人,都是自然的好公民。小人成全君子修為,敵人的出現是為瞭刺激本民族更加強壯,壞人出 現是怕好人滅絕,謀逆篡位是為瞭警醒世人人是世間最厲害的野獸,忠孝仁義僅是束縛老實人的緊箍咒。有德的人自然知道如何去做,妖精約束也不管用。如來是最 大的妖精,他曾絕仁棄義拋妻棄子棄皇位。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我會慶幸人類的苦行僧日子終於到頭瞭;如果明天太陽照常升起,我要感謝大地給予瞭我生命延續,隻要活著,就有無限可能!讓我好好感受這生命的一呼一吸,讓我盡情體會這活著的自由。

子曰:德之不修吾之憂也,君子憂道不憂貧 。

我笑孔子隻識仁德,不識天地間之大德,妄為聖。天下萬事萬物無不有德,德在自然,德在人為,得在安詳,在不分別。小偷德在成全公民看好自己的財物,德在成全警察混口飯吃。酒鬼德在給一些人創造機會,德在酒業消費,小草德在被羊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在德中。

一切都是最好的,我何憂何求。盡情感受這生命的神奇,無盡的智慧。

原文地址:http://jianshu.io/p/2057318c3b90

點評:讀文章的第一反應是作者要說明“存在即合理”,但這句翻譯於黑格爾哲學的名言是被誤解瞭好多年的一個觀點,完整的中譯應該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而且老黑寫的「現實」「理性」或者「存在」與我們所理解的意思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就換一種理解吧:凡現實存在的,都是事實,彼此孤立又相互制約。人們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前不久,學校邀請深圳道弘教育集團的陳坤老師給老師們做瞭一個關於學校執行力與發展的專題講座,他表達的“五人理論制度”令人耳目一新。給大傢分享一下,也能說明文章中的“萬物有德”吧。

“學校管理要用流程管理,要用制度管理”。的確是這樣,沒有制度的管理是隨意的管理,是無效的管理,也是混亂的管理。人管人,氣死人,人治,不如法治,在學校,這個“法”,就是制度,就是學校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一切用制度說話,比管理者想起什麼是什麼更有說服力,更有執行力。

“制度的起點是小人”。小人的思想是什麼?就是不相信思想,不相信邏輯,不相信保證,不相信承諾。要想建立一個真正的管理體系,必須不相信人。這話聽來刺耳,仔細一想,很有道理。制度制定之初,就是要考慮各種人可能會出現的各種事,即便不能涵蓋所有,也要幾近全面。所以,“小人”也好,君子也罷,都應在管理者的考慮范圍之內。特別是“小人”,平常的所有在集體內容不得的行為,都將是制度所應考慮如何防范的。“小人”不一定是某個人,而是所有的與單位工作、職業道德、法規法紀等相悖的“某些人”或“某些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