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23)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2016-08-12 23:09:16
智慧:
在這世界上生存,具備一定的預見能力和寬恕能力合乎我們爭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幫助我們避免受到傷害和損失,後者則為我們免除瞭人事紛爭和吵鬧。——叔本華我喜歡成熟而且有趣的人。他們理性,從容,可是永遠保留著爆發的能量。他們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永遠在學習。他們不輕易動搖,但是永遠準備著傾聽不同的意見,理解不同的人生。他們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他們也許抱怨,但是抱怨之後一定有真正的行動。為瞭追求更好,我們毀損瞭原已夠好的。——莎士比亞成長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成長是,不再為理想或者現實憂傷或者憤怒,而是成功地進行人格分裂。分裂的兩邊彼此清醒地看著對方的迷醉、狂歡和追求。這分裂的兩邊相離得越遠,二者便越是接近,抵達幸福的理想邊緣。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中學到的不過是技巧,很多人以為那些與世界周旋的技巧就是生活本身,謂之“成熟”。你可能對生活已經比從前寬容很多,對別人也是,你越來越沒有脾氣。可是很多事情,一點沒有變,那關乎你的本質。——月亮湖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柴靜《看見》人有三性啊,一是天性,而是秉性,三是習性,天性純善無惡,秉性純惡無善,習性可善可惡。——賈平凹《古爐》在拒絕這件事上,越簡單越好,我幫不上你,不行,不可以。繞來繞去解釋半天,隻會讓自己感覺虧欠瞭別人,或者讓對方覺得你虧欠瞭他,徒增出許多煩惱。明明是別人需求自己幫忙,是他虧欠你人情,如果你幫不上就明確拒絕,如果你這不好意思那不好意思,就成瞭你虧欠瞭他。人際交往,簡單明瞭有時最恰當。——琢磨先生現代四大俗:從小有個音樂夢,辭職開間咖啡館,改變世界要創業,放下一切去旅行。把歲月長河中的這些點滴感受竄起來就是珍珠,散落瞭就成瞭流年裡的細沙,所以我總是不厭其煩的在當下就把它們寫下來。睜著眼睛回味著剛才的那個夢,頭腦中有在夕陽下攜手信步的一對老人,不遠處海邊的沙灘上,孩子們和孩子的孩子們在那嬉戲著。——勺子別人的生活,應該是你的生活的組成部分——很小的組成部分,做為與世界關系的一部分、娛樂或者勵志都不錯,但,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主體,而不應該在自己的生活裡,摻雜進太多別人生活的元素。——蕭秋水
觀點:
錘子手機是不是會成功我不知道,甚至我也隻看好老羅這個人,不是很看好他的手機。但我知道歷史會記住一個對手機啥都不懂的人,通過自己的偏執、愛好從零開始做瞭這麼一款手機,歷史不會記得那些給他潑冷水的人。做事的人生可能錯,不做事的人生就是垃圾。——@五嶽散人中國缺三類人:有魅力的官員,有思想的商人,懂巿場的學者。同時三類人富餘:貪財好色的官員,急功近利的商人,弄虛作假的學者。——石述思醜陋都是相似的,美卻各有各的美。正如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裡所說的,“各個人的教育和知識越高,他們的見解和趣味就越不相同,而他們贊同某種價值觀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我們希望找到具有高度一致性和相似性的觀念,我們必須降格到道德和知識標準比較低級的地方去,在那裡比較原始和‘共同’的本能與趣味占統治地位。”所以,在我們這種價值觀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地方,基於饑餓感的道德(也就是物質需求)是首要的,真、善、美,都是稀缺品。——侯虹斌看完瞭舌尖2的第二集。雖然還是搞的溫情脈脈,一切都牛逼的要命,但我確實已經對畫外音的奇怪腔調審美疲勞瞭。特別是”饋贈“這個詞冒出來的時候,我腦子裡就開始以16X的速度快退,這是第幾次出現瞭。然後就開始鉆牛角尖,心想大自然也沒饋贈你們啊,人傢隱蔽那麼深,你給挖瞭出來,這能叫饋贈麼。——@misterwang2中國女演員姚晨與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並列美國《時代》周刊年度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人物。習近平上榜的原因顯而易見,而擁有近6669萬微博粉絲的姚晨則是以其“軟實力”登榜。《時代》周刊中國記者站負責人畢菡娜(Hannah Beech)稱,作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姚晨完全可以不理會中國那些“史詩般經濟崛起的副產品”。 “有瞭房子之後,你就不能隨時想走就走瞭。你就會被凍住,固定在一個地方無法動彈。這對創新很不好。”——年逾8旬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表示,自己現在仍是一名“租房客”,從未考慮過購置房產,一直對那些花瞭大半輩子積蓄或從親人處舉債買房的做法無法理解。俗話說,顯唄什麼的,往往是缺乏什麼的;關註什麼的,往往是沒有什麼的。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中國的很多俗話都™的相當有道理,尤其在你年齡大瞭以後,更能理解這些俗話的精髓。舉個例子,自古以來,中國人以推崇中庸之道聞名,實則中國人往往隻是嘴上說說,最缺乏的是中庸之道。無論政界,還是民間,極左極右的人往往占多數,那些表面上看似溫和中庸的,是因為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傾向,一旦有機會、有權力、更有膽表達出自己的傾向,往往都是十分極端的人。所以,政府倡導和諧,其實就是想要人們中庸一些,社會平和一點;有倡導的必要,實在是因為這個社會太缺乏中庸瞭。——古侯子:如何才能專註讀書不是為瞭增加智慧,擴大眼界,這些都是宣傳廣告。讀書的真實目的是為瞭打發時間,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如此,隻是大傢都心照不宣。非功利性地讀書?臣妾做不到哇。寫情書能在短期內提升寫作水平,誰又曾指責愛情太功利呢?有人說,讀書可以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可是我的經歷告訴我,讀書增長瞭“原來你也沒轍啊”這種對世界的無力感。——和菜頭善意本身並無不妥,但隻要過瞭那麼一點點,以善意之名行越界之事——這非常容易說服自己是在做好事,也容易說服自己容忍別人以同樣方式對待自己——便可能造業。若有天才給出崇高名義加以煽動,以造就天堂的名義集體行為,通常會造就最邪惡的地獄。相反《國富論》提出,人人自私自利,倒會安居樂業,市場豐富,自私的人不允許他人侵犯自己邊界,小惡當道,讓大惡無處藏身。這,和直覺得來的結論是相反的吧。——銃蒙判斷一個人性格上是否努力,我常觀察他們在“玩”上是否下力氣。一個人連玩都不努力,別指望那些硬著頭皮的事情可以努力瞭。人生苦短,所以得努力,在每一件值得的事情上不遺餘力。不隻是工作學習,哪怕是在玩上也要全情投入,哪怕是在吃喝上也要能吃能喝,哪怕是在床上也要揮汗如雨。人生,盡力而為,可以不後悔吧。——風鳴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