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成長的不同階段,父親所起的作用

2016-08-13 16:27:55

在幼兒期,男孩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務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完成對母親的親密分離。即讓他們從對媽媽一個人的依戀中走出來,開始接納爸爸和其他人。因此,在這一時期,爸爸的任務是巨大的,這就需要爸爸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男孩,鼓勵他與自己溝通。

說到這裡,很多父親也許會聯想到自己小時候與父親之間的關系。在幼兒早期,男孩的世界裡隻有母親,但一旦他發現自己的身邊有父親這樣一個人物時,一股神秘的力量就會推動著他們與父親接觸。

其實,對於這些幼兒期的孩子來講,父親的關愛意味著一種特殊的意義。

一位成年男性曾講述瞭這樣一件事情:

我的父親將近70歲瞭,一次,我們一起翻那些老照片。忽然,翻到瞭我3歲時的那張照片,父親抱著我把我舉過瞭頭頂,我臉上的笑容很燦爛,也很自豪。

我把這張照片放入我的錢夾內。之後,父親第一次跟我談起瞭他與他的父親之間的關系:“我的父親從來沒有抱過我,我甚至都沒有在他的腿上坐過……”說到這裡,父親已經是淚流滿面瞭。

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即使現在父親即將70歲瞭,但他仍對小時候父親沒有抱過他而感到遺憾。

對於幼兒期的男孩來講,他們迷戀母親,因為母親的愛是溫柔的、令人陶醉的,而且是很容易感受到的,這會讓他們產生安全感。但與此同時,他們又對父親的世界充滿瞭向往,在他們眼中,父親是“大力士”、“萬事通”,能夠解決一切困難,但父親卻總是那麼冷漠、不容易讓人接近,這會促使男孩更加依戀母親。

就拿上述事例中那位70歲的老父親來說,也許他的父親並不是不愛他,隻是他不善於表達,所以,他給兒子留下瞭終身的遺憾。所以,要想做好幼兒期男孩的父親,你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向兒子表達自己的關愛之情。

那麼,父親應該如何向兒子表達關愛之情呢?

還是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小男孩自己的心聲吧:

※“我喜歡爸爸帶我出門,這樣我會因為爸爸在身邊而感到很自豪!”

※“我喜歡坐在爸爸的腿上,讓他不停地顫我,有他那大大的手掌扶著我,我一點也不害怕。”

※“我喜歡爸爸把我舉過頭頂,這樣我能感覺到爸爸的力量,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力大無比的神仙。”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要想讓兒子成功地擺脫對母親的依戀也不難,當然,這主要需要爸爸的配合。其實,爸爸需要做得也很簡單:在顯示自己男性力量的同時,對兒子多些關註和細心的愛護就可以瞭。

方法二:面對兒童期的男孩→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

一位幽默的父親曾這樣說過:“我們要想與兒子很好地相處,一定要學會摔跤!”

當然,這位父親所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是說男孩們都崇尚武力,而是說,男孩們都喜歡自己的父親與自己打成一片。其實,這也正是很多心理學傢都在研究的一個問題:為什麼父親和兒子在一起總是喜歡打打鬧鬧,甚至是打成一團呢?

其實,對這個問題最不理解的人應該是男孩的母親們,她們總是想辦法試圖讓好動的男孩安靜下來,但他們往往受到父親的鼓動,變得越來越愛打鬧,從而把房間搞得越來越亂。

在打鬧中,男孩和父親總會不小心弄壞東西,把房間搞得又臟又亂,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心理學傢表示,男孩在與父親的打鬧中所學到的東西,對他們以後的成長具有深遠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由於受大腦結構以及體內睪丸素的影響,男孩常常會不計後果地去搞破壞、去攻擊別人。但在與爸爸的打鬧中,爸爸能讓他們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則的。

一位父親曾講述過這樣一件事情:

當兒子4歲的時候,我喜歡給他撓癢癢,他也喜歡我這樣做,每當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我們父子倆就會圍著整個房間跑來跑去。

但有一次,我看兒子躺在床上,便過去給他撓癢癢。那天兒子也許不高興,他沒有像平時那樣“咯咯”笑,而是狠狠地踹瞭我一腳。

我被兒子的反應驚呆瞭,但我並沒有沖他發脾氣或指責他,而是平靜地對他說:“你受瞭傷會痛,爸爸受瞭傷也會痛,如果爸爸受瞭傷,那以後我就不能陪你玩瞭。所以,我們需要制定一些規則,例如,不允許使勁踢別人、打別人,或是抓別人!你能遵守這樣的規則嗎?”

兒子似乎已經意識到瞭自己的錯誤,因為我看到他在點頭。

我們都知道,男孩是講究規則的動物。如果在進入新的團體之前,他們不瞭解這個團體的規則,那男孩就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