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以書開疆

2016-08-13 16:26:46

文/Jwing

說到學以致用,就是為瞭實際應用而學習,學習能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

學以致用簡單地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先學後用、先用後學、邊學邊用。

三種情況又分為三種境界:靜態的學,被動的用,俗稱死學亂用;迷茫的學,機械的用,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學時孜孜不倦,用時得心應手,最高境界的學以致用。

第一種境界:

我是一個愛“想”的人,喜歡設想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想著過去不曾有過的經歷,想著未來尚未發生的輝煌,想著一切自己想要的最美好的事情。然而,卻不曾為瞭這美好的夢做過什麼,隻是在“想”。大學畢業後,我發現自己離設想的未來越來越近瞭(其實我一直這樣告訴自己),找到瞭自己尋夢的地方,我努力地完成著公司交給我的所有任務,但是做完後有的隻是等待,等待著下一個任務的開始。就這樣日復一日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靜態的學,被動的用。

第二種境界:

慢慢的我發現自己離夢想越來越遠瞭,我開始拿自己去和身邊的人比較,想一想他們在自己這個時期所擁有的成就,感覺自己可能是最差的。我被拉回瞭現實,卻發現自己真的迷茫瞭,我不知道自己怎麼去追趕,去追趕什麼?甚至開始埋怨自己,自己差勁的能力,差勁的工作,為什麼自己什麼也不會?為什麼自己幹的永遠是最苦最累的?

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出改變,越是不順,這種想要做出改變的決心越是強烈,我去學習英語,學習行業技術,去讀書,去更努力的工作,卻發現自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胡亂地做著這一切,沒有計劃,沒有堅持,更沒有自己期待的結局。原來有些時候不是做過瞭就會擁有,想要得到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努力,而我僅是在迷茫的學,機械的用。

第三種境界:

如果想象是在夢幻之中,那麼行動就是把自己拉回現實。一次次從夢幻到現實,又從現實回到夢幻,如此往復讓自己堅定瞭究竟想要什麼,必須要堅持什麼。無論未來是什麼,現在要做的隻是堅守自己的信念,隻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打造多彩的明天,放下所有的包袱,做最真實的自己,從今天開始做一個用行動去追夢的人。

原文地址:http://www.jiewing.com/archives/132

點評:第三種境界講得有些虛瞭,所以,再借用兩篇短文補充一下。倒不是說讀書就能達到第三種境界瞭,而是說要有他們的這種讀書的精神,別說學以致用,就是開疆擴土也非難事。

一、以書開疆 

來自:風鳴岬發

這半個月,我像春天破土而出的芽苗。

對,三十歲,滿臉胡子茬的我,像綠芽。

從自我自由的角度來說,內心如此形象,胡茬形象如此。

我躺在沙發上,用厚厚的靠墊墊在背上,靠在溫暖的暖氣片上,午後的陽光透過窗口斜射到我沒穿襪子的腳趾,我抱著iPad翻著書。

哪些書?

記得上高中時學業緊張,上課無聊我就開始寫一張列表,上面是所有想放假之後玩的遊戲名單。幾乎涵蓋瞭PS時代所有的大作名作,癡迷電玩的同學看瞭這張單子之後,驚呼這簡直就是“辛德勒的名單”!

可想而知,這張單子對於困在“五年模擬三年高考”習題集中的我們,代表瞭對自由的渴望。

同理可證,我有一張書單。工作八年來一直想看沒看成的書。

有些書不是有時間就可以隨便看的,是要心頭無閑事,才能氣沉丹田看下去的。

有些書像女人。你跟她上上下下,甜甜蜜蜜,左左右右,卿卿我我……看完瞭,一個人癱坐在床邊,低著頭眼神呆滯,一句話都不想說,就想點上一根煙,慢慢地吐出一個煙圈。

這樣的書,“當你沖完淋浴時,一切就結束瞭。”

有些書像對手。你得和他較勁,有時因為一段話就和他鉚上瞭,你死活整不明白,“這老丫挺說什麼呢!”,“怎麼個意思?”,“別扯淡瞭!”……

有時候看不明白作者的意思,急得抓耳撓腮,恨不得拋墳掘墓,讓他起死回生,跟他說噠說噠這事。

有幾次我發現自己一邊看書一邊顛腿,仔細一琢磨,這是氣急呢啊。

這種書啃下來之後,那感覺就是——別跟我這玩裡格楞,你那套我明白著呢!

有的書像飛鳥遊魚。你跟隨作者騰雲駕霧,上天入海。看瞭之後長知識長見識。雖沒啥大用,但可以滿足好奇心。例如他們告訴我,樟腦放在酒裡可以致人昏迷,蓖麻子可以致人中毒,獵豹胡須混入食物中吃下後可以刺破腸胃……知識就是閑瞭置忙瞭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