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成長的不同階段,父親所起的作用

2016-08-13 16:27:55

父親和兒子之間,存在一門他人無法讀懂的外語。

一位母親就曾這樣描述丈夫與兒子之間的關系:

有時,我覺得丈夫與兒子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個謎,他們總是扭在一起打打鬧鬧,例如,你追我趕、互相撓癢癢等,但他們之間打鬧的那種性質,與我和兒子之間的那種打鬧是完全不同的。

我覺得他們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語言,例如,當丈夫與兒子打鬧完之後,他們會同時躺在床上,摸摸對方的肚子,然後安靜地休息一會兒。但一旦他們其中一個人有瞭小動作,另外一個人就會馬上進入警覺狀態,就好像他們心有靈犀一般。

的確,父親和兒子之間確實有一種屬於他們的語言,他們在一起可以不分長幼地打鬧、可以不斷觸碰對方的身體……行為學傢表示,父親與兒子在打鬧中所進行的這種身體之間的接觸,是父子之間所進行的一種深層次的溝通。

正是由於這種深層次溝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將要成長為一個像父親那樣的男人。因此,在父親身上,他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他們會自覺地以父親為榜樣。

每個男孩的成長都需要傢長的愛,但父愛與母愛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愛。母愛細膩、溫柔,在母愛中,男孩能得到滿足感;而父愛博大、粗獷,在父愛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當然,如果一個小男孩長時間接觸不到父親,或者感受不到父愛,他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進而會迷失方向。例如,長期接觸不到父親的男孩會產生女性化傾向。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長期感受不到父愛的情況下,很多小男孩為瞭使自己有機會與父親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常常會用一些壞行為,如撒謊、偷盜、打架等,來吸引父親的眼球。當然,還有很多小男孩甚至不惜傷害自己,以贏得父親的關註。

男孩是需要父親的,他們需要從父親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們需要模仿父親的行為來使自己成長為男子漢。所以,為瞭男孩的健康成長,父親千萬不要以“工作忙”為理由而忽視瞭對兒子的教育。

當然,父親們還應該註意:你的行為、語言以及思想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兒子,因為他正在自覺不自覺地以你為榜樣。

但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能成功地承擔“兒子榜樣”這一角色。很多父親就常常在無意識之間,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傳達給瞭兒子。

一位幼兒園老師講述瞭這樣一件事情:

當我把孩子們的餐具都洗好時,一個小男孩正好在我身邊,我請他幫我一起整理餐具,沒想到卻遭到瞭這個小傢夥的嚴辭拒絕。他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不,我不能幫你做這些事情,因為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從來都不做這些事情。”

看,這就是父親的作用。一個剛剛有瞭性別意識的小男孩,就已經在主動模仿父親的行為,他不自覺地把父親當成瞭自己的榜樣。

父親的行為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男孩。在生活中,如果父親很少幫妻子做傢務,那當母親要求男孩幫自己做一些傢務時,男孩就會理所應當地嚴詞拒絕。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產生瞭這樣的思想:做傢務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權不去幫忙。這些思想或者是父親在無意之間傳達給他們的,或者是他們從父親的行為中得出的結論。

男孩的成長需要榜樣,他們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就把父親當成自己的榜樣。然而,父親要想做好男孩的榜樣也並不是易事,在男孩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他們所需要的榜樣是不斷變化的。

作為男孩的父親,如果你對做男孩的榜樣還沒有足夠的信心,那你不妨借鑒以下幾種觀點和方法:

方法一:面對幼兒期的男孩→幫他們完成對母親的依戀

曾有心理學傢說過這樣一句話:母親的愛讓我們迷戀,但母親過度的愛卻會使一個男孩長不大,使他永遠停留在小男孩的狀態。

的確,現在就有很多這樣的小男孩,他們不喜歡與別人接觸,整天寸步不離母親身邊,甚至到瞭上學的年齡,他們還整天跟在媽媽後面,不肯去幼兒園或學校。

這些孩子大多都有這樣一個毛病,他們隻願意與媽媽在一起,除瞭媽媽之外,他們拒絕與任何人在一起,其中也包括爸爸

心理學傢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這些男孩長大之後將很難融入集體。更可怕的是,不管是與人相處,還是做其他事情,他們常常會被強大的自卑心理包圍。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事實上,這些男孩長大之後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現象,往往是由於他們沒有很好地完成在幼兒期的心理發展任務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