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42:15
我想大傢對邏輯思維有頗多的誤解。
首先要說的是看太多的”我來教你如何思考“的書沒有用。邏輯思維說白瞭是一個技術,和打遊戲,把妹,打拳擊一樣,多進場練習才是關鍵。看書是系統學習知識的有效方法,但不是習得技巧的有效方法。光看書你是學不會一種思維方式的。
其次是做數學題沒有用。我不知道真正艱深的數學是怎樣,但就大多數人熟悉的高中數學題來說,練習的隻是一種技巧:如何在給定的時間內尋找到一種快速解法,找到答案。邏輯思維的涵義比這個要廣。邏輯好的人做數學題會快一些,但做數學題本身並不是提高邏輯的直接方法。
第三是讀邏輯學導論沒有用,你會暈的。以下引用百度百科:“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借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又稱理論思維。” 這種話對你有幫助麼?你學習十年牛頓物理,投籃命中率未必會比別人更高。
我在另一篇答案裡已經寫瞭我認為邏輯的思維方式是怎樣的: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76902/answer/15826773,那麼這裡來寫寫我認為什麼練習方式最有效吧。我個人的體會是自己出一些練習題,自己做。以下舉一些我自己出的,自己做過的習題:
第一類:
1,人在哪些場合下會哭?請列舉出盡可能多的不互相重復的答案。
2,短信詐騙有哪些方法?請列舉出盡可能多的不互相重復的答案。
第二類:
1,不用紙筆,不查資料,估算一下中國人每天說多少句 “傻逼” ?
2,條件同上,估算一下淘寶一年賣出多少個避孕套?
第三類:
1,我開瞭一傢包子店,包子卻賣不出去,該怎麼辦?請給出應對各種可能的完整解決方案。
2,有一傢門戶網站,流量不高,該怎麼提高流量?請給出應對各種可能的完整解決方案。
解答第一類問題,你會發現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分類,然後一一列舉。哪些場合會哭?隨便舉一個分法,可以分為一個人的場合,兩個人的場合,多個人的場合。一個人的場合什麼時候會哭?掛科,失戀,喝醉,生病,etc。兩個人的場合什麼時候會哭?吵架,被罵,被感動,etc。如此類推。如果不分類,要麼列舉得很慢, 要麼列舉不全,要麼列舉出重復的答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做到這一點,分類的功夫就差不多瞭。
要解答第二類問題,你會發現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假設,最後用 A x B x (C + D) x (E + F + G) 這樣的形式來解答。中國人一年說多少句傻逼?把中國人先按年齡層分成幾段:0-15,15-30,30-45,45-60,60以上。假設每個年齡層3億人(隨便設一個)。0-15 大約是不會說的。60以上也不用考慮。45-60 的人每天說10次,30-45 的人每天大概說20次,15-30 每天大約 30次。那麼答案就是 3億 x 10 + 3億 x 20 + 3億 x 30 = 180億次/日。這題比較簡單。但要算的更精細有哪些辦法?可以分南方人,北方人,分城市人,農村人,受教育程度高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分職業,等等,一 步步細分,一步步估算。
解答第三類問題就是第一類和第二類的結合。包子賣不出去可能有哪些原因?這是第一類問題。原因可分成兩大類:供應和需求。供應方面,包子口味如何?質量如何?價格如何?新鮮否?需求方面,本地區有人否?這些人吃包子否?這些人習慣到包子店買包子否?等等。針對每一個 子問題,如何得到一個解決方案,比如,本地區有多少人吃包子?這就回到瞭第二類問題。
這就是我認為最有效的練習方式。可以發現,邏輯思維不是知識,你可以任何時候,用任何素材來練習。它是一種方法,讓你可以不留縫隙的解決各類無頭緒的問題。習慣瞭這樣的解析方式,碰到復雜的問題你也不會慌。如果有人問你,中國明年的房地產形勢會如何?照著模式一步一步解就可以瞭,答案不一定會多準,但至少你有個概念。
-------------------------思維的層次---------------------------
有人總結瞭:
“男人都很花心;女人都很現實。”
沒有思考能力的人一下就被擊中瞭,茅塞頓開,覺得讀到瞭關於世界的一條真理。這是讀語錄的水平。稍聰明一點的人會說:
“認為男人都很花心的女人是因為自己沒有吸引力;認為女人都很現實的男人是因為自己沒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