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43:39
——關於李娟,關於《阿勒泰的角落》
文/咸泡飯
前幾天讀李娟的博文,“關於愛情”的一篇小隨筆,千把字的精粹短文,滋味兒卻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明明有悲苦,讀起來卻有喜感;明明很屌絲,卻蘊蓄著詩意。看到照片上那個笑容可掬的小女子,突然好想與她談一場戀愛。(原諒我的自作多情吧。)
昨晚出差在外,開車上高速,遭遇團霧,視線極差,匆匆找個出口下來,然後亂找落腳的地方。深更半夜,小小縣城,路邊少有亮燈的地方,終於尋到一傢咖啡廳,走進去的時候,看到穿白襯衣的服務員在吧臺後擦拭瓷杯,橘黃的燈光氤氳開來,心裡頓時升起暖意。一個人喝茶是很無聊的事情,幸好還有書可讀,而這書,正是李娟的新版《阿勒泰的角落》。
最先讀她的書,是《我的阿勒泰》,讀完之後就開始搜羅她的其他書:《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這世間所有的白》,然後是“牧場系列”。於是一年的時間,我幾乎都在讀李娟。唯獨《阿勒泰的角落》,各網店缺貨,書店更是尋不著蹤影。後來逛豆瓣,看到新經典重版瞭這本書,封面是《冬牧場》那位美編畫的,清新雅致,一切都是我喜歡的樣子。趕緊入手,終於把李娟買全瞭。
二〇一三年初,春天的腳步遲疑未至,自己的第一本書定稿,放心地交給瞭編輯。然後,然後就寫不出文章瞭,感覺自己好像一隻放空的氣球。糟糕的焦慮癥又來瞭,隻好找理由給自己放假,前前後後跑瞭許多地方,做其他事情。還有就是閱讀李娟。
在李娟的紙上世界裡,現實的悲苦和堅硬都化作瞭清新、幽默、溫暖的存在,即便有悲憫,也給人坦然受之的感覺。這是我喜歡李娟的主要原因。她不怨天尤人,不高深莫測,不思考空泛的大問題,她就像鄰傢女孩,絮絮地把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人和事講給你聽,她講得妙趣橫生,她沒有對她講述的內容做點評,不經意間,她就講完瞭,然後古靈精怪地跑回瞭傢,留下你一個人,空空地對著外面的世界,覺得有些意猶未盡的東西在腦海裡繞來繞去。
每次讀李娟的書,總能獲得讓內心寧靜的力量。李娟簡直就是緩解焦慮癥的一劑良藥,絕無副作用。世界有時候是唯心的,你簡單,它簡單;你復雜,它復雜;你清新,它清新;你陰鬱,它陰鬱。它就是你內心的倒影。李娟就像清澈湖水裡倒映的藍天白雲,隻是看一看,就覺得清爽怡然,心情倍兒好。
自己既是讀者,也是一位寫作者,我想,這輩子恐怕都要與書打交道瞭,想到這一點,覺得挺開心。喜歡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你難道能阻止你去喜歡一個人嗎?當然你也不能阻止你去喜歡一件事情。讀到一本喜歡的書,與欣逢良人無異;寫出一篇滿意的文章,高興得好想擁抱一個人,迫不及待地要與別人分享快樂。於是,我也想矯情地說:生活中有讀書和寫作,真好,要多好有多好。
封面:
點評:《阿勒泰的角落》是關於新疆的最美麗文字,這是現代版《呼蘭河傳》。由作者1998-2003年之間陸續完成並在《文匯報》、《南方周末》等發表的短篇散文集結成冊。作者以天然而純真的筆調描述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族日常生活點滴趣事:做裁縫、可愛的孩子、來來去去的陌生人。她刻畫的不是一組有關新疆的異域風情,她刻畫的是我們內心的牧歌:白雪和陽光,青草和白樺林,優美、明亮。李娟 阿勒泰的角落,給你帶來最生動的故事!
然而,看完下面這兩篇文章,你一定會很神奇,像李娟這樣神奇經歷的奇女子,何以能寫出《阿勒泰的角落》那些動人的故事吧?
我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天班主任老師心情不好,課堂氣氛非常緊張。這時隱約聽到後排同學小聲叫我的名字,我回頭看瞭一眼。就因為這個小動作,我被老師抓起來體罰,她命令我自己抽自己的耳光,一直抽到下課為止。我小時候雖然調皮,卻性格懦弱,就照做瞭。途中抽打的聲音若小瞭一些,她會很不滿意地喝斥我再抽響亮一點。下課後我右邊臉腫得老高,耳朵嗡嗡響個不停,幾近失聰。回傢後,我媽問我怎麼瞭,我不敢說實話,撒謊說摔瞭一跤。因為我媽性格暴躁,我很怕她到學校去吵鬧。有這樣一個潑婦媽媽感到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她保護不瞭我,她隻會出她自己那口氣,然後把爛攤子留給我,把局面弄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