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49:51
文/琢磨先生
人強則驕,國強則霸,學強則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愛恨,有愛恨的地方就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就有派系,有派系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就有交易,有交易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人。
翻歷史書其實蠻驚心動魄的,金戈鐵馬,刀光劍影。一翻,嘩,一坑四十萬人沒瞭;一翻,嘩,一埋百萬人沒瞭。生命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從來都是最廉價的消費品。
超級隱忍的人要麼是大善,要麼是大奸。前者如舜,後者如楊廣。楊廣35歲前簡直就是基督,集人類美德於一身。35歲以後就是禽獸,首先殺瞭他老爸,後找他爸的小老婆上床,然後殺哥哥,占有2000以上的女人,橫征暴斂,樂於戰爭,最後被人絞死還哭的跟個淚人兒般:我這麼善良的人,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我們的國傢隻有一個,那就是中國。我們當以一個中國人為榮,不以當一個王朝人為榮。當中國強大如漢唐時,我們固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當中國衰弱如南北朝五代清末時,我們仍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所有的王朝隻是中國的王朝,所有的國,都是中國的另一個稱謂。——柏楊《中國人史綱》
歷史告訴我們:1)一個自卑感強的領導,很難跟一個有才華的幹部長久共存。2)人生經驗很淺的男人,一旦落入備嘗風霜充滿心機年齡又成熟的美女手上,除瞭粉身碎骨之外很難逃生。3)誣以謀反是排除異己最有力的武器,現在叫懷有二心,跟獵頭接觸,不管領導說多麼不在乎,心裡一定會防備。
荊軻的最後一條微博是這麼寫的:世界這麼亂,嬴政裝純給誰看?說是合並瞭就給我們綠卡,誰知道會不會像坑殺趙軍一樣對付我們燕國?樊於將軍為瞭讓我靠近嬴政,自刎後把頭給我,我感動的,明天我就帶著地圖去見嬴政瞭,趁機咔嚓瞭此賊。後來......沒殺成,呃,因為嬴政也經常上微博的。
公元前260年,秦國大將白起將趙軍分割包圍,趙軍被圍40天,糧絕無援,趙國將軍趙括本人中箭身亡,趙軍45萬人被俘。結果全部被秦軍坑殺在長平一帶。其狀之慘烈,千年後仍可聽到哀嚎之音。降兵收編一直是個大問題,一般來說:1)化整為零;2)幹掉老大;3)政治熏陶;4)全部坑殺。後者成本最低。
李光地受到康熙的重用,做為明相和索相外的第三方力量。剛開始想解康熙之憂滅瞭明相和索相,結果反倒被兩個老傢夥折磨的死不死、活不活,成瞭炮灰。李光地就痛定思痛,後拜明相為師,用明相的辦法滅瞭明相;又拜索相為師,用索相的辦法滅瞭索相。看似簡單的事情,必須要迂回曲折方可解決。
1602年,明神宗朱翊鈞病重,深夜他跟宰相沈一貫說停止所有礦稅,宮殿停止建設,各地宦官一並撤回,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人活著要從善納諫。沒成想丫的第二天病好瞭,首要事情就是後悔昨夜的決定,派出20位宦官追討諭旨。這就跟一個人生病時要說好好生活,病好瞭,隻會變本加厲是一個道理。
文帝視察細柳營周亞夫處,軍門的守衛都尉卻說: “將軍有令,軍中隻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詔令。”漢文帝回來後贊嘆不已,這才是我的Super Man!這個戲後來被年庚堯也演瞭一次,年羹堯擊敗準噶爾部回城,雍正讓將軍們卸甲,年羹堯說他們隻知道將令,不知道皇命。於是雍正起瞭殺心,年羹堯成瞭 Poor Man。
古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今有馬雲揮淚斬衛哲。馬謖的悲劇是沒有貫徹執行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一意孤行。衛哲的悲劇是沒有觀察執行馬雲的價值觀,縱容員工。諸葛亮的悲劇是選人失誤,控制不當,自己分身無術。馬雲的悲劇是選人得當,控制不嚴,到處去忽悠。歷史不會重演,但是偶爾會押韻,此言不虛。
春秋戰爭的五不規則:1)不斬來使,否則會被鄙視。2)不鼓不成列,對方沒擺好陣勢不可以打別人。3)不二次傷害,如果一個人中間受傷,不能再打第二次。 4)不擒老人,如果你頭發白就不可以被抓為俘虜。5)不逐北,如果對方逃跑不可以追趕,追也可以,最多五十步。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與楚軍戰於泓水,當時宋軍已先在泓水北岸佈好陣勢,處於有利態勢,宋大司馬公孫固建議趁楚軍渡到河中間時予以打擊,但宋襄公遵守“對手不排成打仗的陣列不能戰鬥”觀念予以拒絕。楚軍渡河後公孫固又建議趁其立足未穩擊之,宋襄公說這不道義。然後...然後宋襄公就被打的沒然後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