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來處理

2016-08-13 16:50:15

三個短篇的啟示。

一、您一定是工程師吧

一位乘坐熱氣球的男士發現自己迷路瞭。他降低飛行高度,看到瞭地上的一位婦女。

他繼續降低高度,然後大聲喊道:“抱歉,打攪您,可不可以幫個忙?一個小時之前我答應跟一個朋友見面,可現在我迷路瞭。”

地上的婦女回答:“你正在離地面大約9米的地方盤旋。你所在的緯度是北緯40度到41度,所在經度是西經59度到60度。”

“您一定是工程師吧。”熱氣球駕駛員說道。

“是的,”婦女回答他,“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啊,”男士說,“您告訴我的每一點,技術上都是正確無誤的,但是,我不知道您的信息對我有什麼參考價值,我還是找不到方向。坦率地講,您這個忙真沒幫上。如果說有什麼幫助的話,那就是您已經耽擱我的行程瞭。”

地上的婦女回應他:“你一定是做管理的吧?”

“我是做管理的,”男士回答,“您是怎麼知道的呢?”

“啊,”婦女說,“你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去往何方。可由於你大話連篇,所以到瞭現在這個位置。你做出承諾,卻不知道如何實現。你希望底下的人能幫你解決問題,但事實上,你目前所在的位置就是你之前遇見我的位置,一點兒都沒變。現在倒好,這竟然成瞭我的錯。”

二、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來處理

來自:勺子

這是我處理事情的一個基本態度和方法,我看到身邊很有一些人往往為解決一個很小的問題而花瞭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各種細節,說是為瞭讓自己多掌握,以便下次遇到的時候自己能解決,常常,這樣的人還被人稱贊為好學生。

我的邏輯則完全不是這樣的。

舉例來說,生活中如果我遇到一個法律方面的問題,我首先想到和去做的肯定是找律師咨詢,而不是臨時去研究各種法律條文。所謂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來處理才能達到最高的效率,三十歲之前的男人靠吃苦耐勞過活,三十歲之後辦事,則應更講究方法和效率,這時候你的周圍應該有各種人脈瞭,換言之,你已經有各種可利用的資源瞭,為什麼不讓它發揮應有的作用呢,所謂人脈,其實說白瞭也就是一個你幫我,我幫你,你用我,我用你,的過程,而且久久不用會作廢。

當然,我並不反對平時各種知識的積累,我平時也看各種書,學習各種知識。我表達的是,這絕計不能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事情。

記得在一次關於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訓課上,老師開始上課前就說:你們要學習管理,得先理解到底什麼是管理?你們說說看。同學們各抒己見,五花八門啊,天花亂墜啊,老師聽完之後隻是笑笑,並未表態,隻說,接下來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直到課程結束,老師也沒有給管理下定義,要大傢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慢慢體會,他說這是一門藝術,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回傢後,我回味著課上玩過的各種遊戲和老師講解的案例,我自己總結:所謂管理,說白瞭,尼瑪不就是如何透過別人的努力來最快、最好的達到自己的目標的一種技術麼。(提示一下,這句話裡的幾個關鍵字:如何、別人、又快又好、目標、技術。)事實上管理這件事情是包括但不限於工作的,你自己的時間、你自己的各種關系、生活中各種瑣碎事務,都需要管理。

三、生活,也讓別人生活

作者:叔本華

在這世界上生存,具備一定的預見能力和寬恕能力合乎我們爭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幫助我們避免受到傷害和損失,後者則為我們免除瞭人事紛爭和吵鬧。

誰要是生活在人群當中,那他就絕對不應該摒棄任何人—隻要這個人是大自然安排和產生的作品,哪怕這個人是一個最卑劣、最可笑的人。我們應該把這樣一個人視為既成的事實和無法改變:這個人遵循一條永恒的、形而上的規律,隻能表現出他的這個樣子。如果我們碰到一些糟糕透頂的人,那就要記住這一句話:“林子裡總少不瞭一些怪鳥。”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那我們就是不公正的,我們也就等於向這個人發出瞭生死決鬥的挑戰。原因在於沒有一個人能夠改變自己的真實個性,這包括道德氣質、認識能力、長相脾氣,等等。如果我們徹底地譴責一個人的本質,那麼,這個人除瞭把我們視為他的仇敵,別無其他選擇,因為我們隻在這個人必須脫胎換骨、成為一個與那永遠不可改變的他截然不同的人的前提下,才肯承認這個人的生存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