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腳下

2016-08-13 17:02:44

“咱是做信用的,連日本都保證能寄到!”他憨實誠信的態度,獲得許多顧客的贊許。當那些遊客重遊八卦山,還會像探望老朋友般找他閑話傢常,也幫他介紹不少客人。口耳相傳下,舅公在大佛下的紀念攝影,愈來愈聞名,代客拍照的風氣蔚為流行,極盛時期,牌樓前甚至同時有十來個攝影攤子。

“若有實實在在的本領,就不怕多人來搶飯碗。”靠著不斷自學、揣摩,累積經驗成為技術,他知道站在什麼樣的距離,什麼樣的高度,才能照出大佛與影中人和諧相稱的完美比例。這是其他競爭者一時學不來,也搶不走的功力。

照相機漸多,代客攝影的需求也慢慢減少。舅公向人批發照相機的底片、電池,也兼賣涼水冷飲,攤子固定擺在大佛腳下,至今也擺瞭二十多年。我曾暗自納悶,“大傢都改用數字相機瞭,要賣底片給誰?”攤子沒什麼生意,舅公卻仍每日起早收晚,晴雨無阻。妗婆叨念,他也不聽,還賭氣罵他是固執的“老番癲”。

幾次陪舅公顧攤子,我才體會到,像他這樣在大佛周邊兜轉半生的老人傢,好像有共通的樣貌。他們熟悉彼此,看似互不相幹,卻有細膩的情感相互依存。

我問舅公:“擺這攤有什麼好?又賺不瞭多少錢!”舅公的擺攤友伴土伯聽到瞭,立刻笑著搶白:“出來多少數一點錢,才不會老人癡呆!”

幫忙收攤之後,我和舅公一起沿著參佛坡道下山。路途中,他突然指著裝貨的提袋說:“等這批底片賣完,我就可以放心退休瞭。”我楞瞭一下,一時聽不懂他的意思。“那……怎麼行,我來不就沒有麥香紅茶可以喝瞭?”我故意提高語調,沿路模仿起“怪老子”時期的舅公,隻見他笑得更燦爛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