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01:39
文/左夜
這部電影最早是去年年底時看的,當時連續一兩個月每天都在看,這可能是我看的所有電影裡看的遍數最多的一部瞭。好吧,我還是直說瞭,其實我是拿它來練英語的。
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這部電影對我的啟示還是蠻大的,比如對興趣的理解。興趣的力量是顯而易見的,興趣能夠讓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學習,因為我們會出現“放不下”的現象,本來準備花5分鐘,結果花瞭15分鐘。興趣也能夠讓我們的學習效果更好,因為我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會更加投入。正是因為這種顯而易見,所以我們很少去關心興趣的意義、興趣的養成等等。
記得大學畢業時,有位老師問我在大學裡最該做的是什麼?我當時的回答是:培養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興趣。接著他又問:那你的興趣是什麼?我說:汽車。他問:大學四年裡你為這個興趣做瞭些什麼那?我說:沒有。當時對這段對話沒有太多的感觸,如果不是在某個時段看瞭這部電影,這段對話可能永遠的成為瞭過去。通過這段對話可以看出我對所謂的興趣是一種幻想、一種期待,而對這個興趣本身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陌生的。所幸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關於汽車電子的,也算是進入到瞭這個領域,而且因為心裡總是把汽車當做自己的興趣愛好之一,所以工作起來也格外賣力,這說明興趣可以理解為一種態度,隻要自己認定瞭他是興趣,它的力量就會被激發。那麼,反過來如果我們認定瞭某一事物不是我們的興趣,它的反作用同樣生效,而且這種反作用力同樣巨大。這種反作用力阻礙我們全身心的投入,哪怕是我們都沒有經歷、沒有嘗試的事物。
再來看一看影片的主人公是怎麼從一個瀕臨破產、老婆離傢的落魄業務員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傢的勵志故事。主人公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對它是完全陌生的,認為它需要一個高學歷,自己肯定幹不瞭,更沒有什麼興趣可言。偶然的機會一個證券經紀人告訴他隻要懂數字和人際關系就可以做到後,他主動找到證券經理,並憑借自己的執著得到瞭一個實習的機會,但是實習生有20人最後隻有一人被錄取,而且必須無薪工作六個月,這對主人公來說無疑是難上加難。皇天不負有心人,憑借自己的努力主人公最終得到瞭這份工作。詳細的過程可以看一下電影,這裡就不多說瞭。尤其是主人公得知自己被正式錄取後,在馬路上的那個情景:激動、幸福。我想很多人經歷過那種感覺,即使沒有,也不會妨礙我們理解那種感覺。
也許有人會說主人公的成功不是因為興趣,而是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拼命的工作,可是我想說:Whocare?你是在意興趣本身還是這其中的樂趣那?我們培養自己的興趣是為瞭什麼?不就是享受其中的樂趣嗎?因為感興趣,我們不怕苦不怕累,和主人公的情形有什麼分別那?更何況我們怎麼知道主人公對此沒有興趣那?這說明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有的時候隻需要一點點動力,還有一顆認定瞭他就是我的興趣的心。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我最喜歡的):經歷瞭之後那份滿足、充實、激動、幸福(如果不是詞窮瞭,我真想就這麼寫下去),那種感覺真的會想哭,而且那時候想到的人肯定是你最愛的人,主人公想到瞭他的兒子。
興趣之所以能給我們力量,正是因為這其中的這份感覺,這可以理解為一個大的循環,因為興趣,所以投入,因為投入,所以有瞭感覺,因為有瞭感覺,所以更加的感興趣,如此反復。試想哪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是失敗,總是得不到認可,總是找不到感覺,你對它的興趣還會越來越深嗎?即使你能做到越挫越勇,那也脫離瞭興趣本身,而是一種執著或者愚瞭。興趣就是一種享受,隻有樂在其中,才能稱之為興趣。
所以說,興趣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我們何不多一點喜歡,少一些不喜歡那?興趣也是一種感覺,感覺來瞭興趣也就到瞭。如果你因為興趣從事著某件事,那麼請盡情的享受吧;相反,如果你因為從事著不感興趣的某件事而煩惱,那麼請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不喜歡,沒有道理不是嗎?告訴自己興趣無處不在,不喜歡是因為我們把那份感覺給屏蔽瞭。
最後送上影片精彩對白:
Chris Gardner:You got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克裡斯·加德納:如果你有夢想,就要捍衛它。Chris Gardner: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by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 no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