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01:14
離那一天越來越近瞭,心中有些許不舍、些許興奮、些許感憂。即將為人妻、為人兒媳,再也不能任性、刁蠻、霸道、隨性,必須學會忍耐、理解、寬容、謙遜、理智、恭孝;必須控制自己的小脾氣,眼光放的更長遠一點,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處理好婆媳、小姑、七大姑八大姨的關系。這麼多素昧平生的人一下成為瞭親信,我的身邊一下多瞭那麼多親人,想想便是莫名的感動。是該長大瞭,從心理上。像長滿瞭羽翼的小鳥終要離開媽媽的懷抱自己去飛翔,去獨立生活,去承擔責任,去履行義務。
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親愛的,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呵護和疼惜;感謝那一年元旦你來到我的身邊,難忘卻那個蕭寒的冬天因為你而變得那麼溫暖;感謝你給我的那段平凡但質純的愛情,常思憶有你有我的春來秋往,常想起灑落在花坪樹叢下的歡聲笑語、蜜語歡顏;感謝有你一路的陪伴,在踏入社會征程伊始鼓勵我、安慰我、引導我幫我度過種種難關,珍惜這份患難中至真至純的情義。因為你,我的世界才變得那麼美麗;我們在一起,永遠不離不棄……
有情人終成眷屬。歷經三年零六個月的寒暑,我們之間有著太多的喜憂悲歡,也有摩擦拌嘴吵鬧,我們的感情經過時間的考驗後變得更深更真,這些日子裡我們接受瞭彼此包括缺點,時間磨合瞭我們倆的性格熟悉瞭彼此的喜好,為我們的婚姻奠定瞭堅實的感情基礎,我們會繼續把這種愛戀延續下去,夫唱婦隨、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剪不斷絲絲縷縷的濃濃親情,拂不去縈繞心頭父母的諄諄教誨,禁不住留戀年少時兄弟姐妹間的嬉戲玩鬧……一切恍若昨日又時隔多年、事過境遷。大恩不言謝,對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還沒來得及多陪陪您們卻又論及婚嫁,女兒深知您們的不舍,今後我一定抽時間多陪陪二老。您們辛辛苦苦大半輩子節衣縮食艱苦樸素養育我們姊妹,經年的粗茶淡飯,任勞任怨,時刻不得歇息,日夜操勞,不究吃穿……對於此女兒終生報答不完。還有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嫂侄,成傢立業隻會使我們傢族更強大,而不會剝離我們的骨肉親情。從咱傢門走進夫傢門,我不舍,無語凝噎……謝謝你們給我的祝福給我無私的愛……
成傢立業。有瞭自己的傢庭,少不瞭與鍋碗瓢盆柴米油鹽打交道,打理傢更要精打細算學會理財,讓生活更美好,妥善處理好各種事情,傢和萬事興。傢庭穩定瞭,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工作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和方向奮鬥努力,不時的給自己充電,才能有更多晉升和實現自身價值的空間,人生才更有意義才更精彩!
點評:
這才是小媳婦兒真正的幸福生活,知書達理,情真意切,不偏不倚,獨立進取。這個形象可作為現代社會幸福傢庭的媳婦典范瞭。
幸福的傢庭是什麼樣子?傢人身心健康、物質生活相對豐富、傢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這就是幸福的傢庭。
傢庭社會學傢提出瞭兩種社會標準,即“自我感覺美滿”的標準和“外人感覺美滿”的標準。無論哪一種,它都能使人產生以下感覺: 1、歸屬感。歡樂,有人共享;痛哭,有人分擔。傢是人們心靈的港灣。2、支持感。當你在人生的大海裡沉浮,傢庭的所有成員為你搭建起瞭永不沉沒的航母。 3、舒暢感。回到傢,你會卸下那一道道面具,或躺或立,或哭或笑,還自己一個真誠的自我。
美國一傢調查中心,在全國25個州的48傢雜志上刊登瞭這樣一條消息:“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傢庭裡,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知道許多傢庭不幸的原因,但我們更想瞭解傢庭幸福的表現。”很快,他們收到瞭3000多封回信。並按這些回信的答案,總結出幸福傢庭的6個標準:1、承擔責任; 2、共度時光 3、肯定贊美;4、相互交流 5、精神健康; 6、慎處危機。
幸福傢庭雖然相似,但層次卻是不同的,而且婚姻的幸福境界是遞增的:首先是“相敬如賓”。其次是“相守如約”。再進一步,就是“相濡以沫”。最高的境界是“相愛如蘭”。
幸福傢庭有七樣“調味劑”,而這也是當代中國傢庭最缺少的:童心、浪漫、幽默、親昵、情話、溝通和欣賞。
這個世界上,隻有傢,永遠是是令人無限眷戀的地方,是遠征的人回來抖去一身的塵土與疲憊,放心休憩的港灣。傢還是情感交流的驛站,在這裡人們可以自由自在的露出純真的笑臉,讓真情自然流露,享受傢庭的甜蜜和溫馨。 傢更像一處田園,需要人用汗水辛勤的耕耘與澆灌,隻有精心呵護與管理,傢才能枝繁葉茂,開出幸福的花朵。傢是理想的源頭,是夢想的故鄉,傢的溫暖永遠激勵著人奮發向上,放心大膽的去追求理想,追尋人生的真、善、美。隻有傢,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和事業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