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03:21
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成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觀察能力要強。所以,很多天才要經歷一個返樸歸真的過程,才能重獲孩子般的直覺功能。
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左腦的理智會很容易壓制右腦的感性。
不信的話,你自己找一張照片出來,你先畫一張畫像,然後,把照片倒過來,再畫一張。畫出來的結果,常常會讓人大吃一驚:倒著畫的那張比正著畫的那張好的多!
這就是五天學會畫畫的奧秘:當圖畫倒過來的時候,畫面上的元素對於大腦來說,變得難以理解瞭,左腦放棄瞭思考。右腦開始工作:註意從上到下的區塊,相互的大小和比例,陰陽相隔的形狀。你沒有瞭解你畫的畫,隻是忠實地復制瞭看到的圖像,所以,你得到瞭更好的圖畫!!!
書的作者認為,之所以人不能畫“好”自畫像,是因為沒有自信地觀察,也沒有找到一種幫助人們正確操作構圖和描繪的方法:
畫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沒有把握好畫面上物體的輪廓;
畫不好的原因之二,是因為隻註意到物體本身,忽略瞭物體四周的關系,物體和空白的互補性;
畫不好的原因之三,是因為沒有註意到物體在畫面上的正確比例;
畫不好的原因還有更多,比如,沒有註意到這樣的事實:所有的畫面最終都是呈現在眼裡,所以,眼睛裡的真實性在繪畫裡面,比其他認知的真實性更有感染力。
理解瞭這些,你根本不用知道什麼透視原理,就可以畫出很好的透視效果!
你需要的不是埋頭苦練,隻是需要重獲一種觀點或視角。
現在,你明白瞭嗎?
讓我回過頭來,揭開自己的不好意思說的寫字秘籍:在初中的某個午睡後,我寫瞭一個“馬”字,我寫這個字的時候,采取瞭跟以往完全不同的辦法,雖然我沒有倒著寫,但是,我寫這個字的時候,完全是一種遊戲的心態:
我把馬字分成瞭上下兩個部分,我把上面的馬寫成口或日的形狀,讓後中間的一橫故意寫短或寫長,最後的一橫也是,要麼包在馬內,要麼伸出去很長。
在寫瞭很多拼起來的漢字後,我覺得有些字看起來還不錯,我發現:當上面寫成日的形狀(就是橫短豎寬)時,當第二筆的橫折鉤中的鉤在一個適當的長度向內彎曲,當最後一橫略微超過馬字時,我覺得自己的字獲得瞭字帖一般的結構。
其實,很多人寫字不好,根本就在於開始的時候,不能正確組織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搭配不合理,才是字不象樣的根本原因。
所以,沒有整體結構的意識,怎麼練字,可能都是枉然。即使比著字帖練字,但因為沒有主動關註和留意,脫離開字帖,馬上就打回瞭原形。
在那樣的一個下午,我自己學習的其實不是一個字,而是對字的整體看法。從那以後,我開始留意別人字的結構和筆畫的搭配。自己一邊模仿,一邊體會。當熟練後,自己就開始重新設計和搭配字形。寫到一定的時候,也開始註意字與字間的空白,字形的大小的呼應,一切好像都無師自通,順理成章。
在我看來,《象藝術傢一樣思考》還真不簡單的是一本教授繪畫的書,你還可以把這本書用作創造力培訓教材。
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我的經驗裡,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景: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其思考方式過於局限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好像我們自己的左腦一樣,能很快的根據經驗來判斷。總是很快的得出結論,邏輯的關聯過於強硬,缺少柔性,解決問題的方法趨於復雜化。而同時,我們在面臨很多問題,我們的觀察力的自動放棄或喪失,缺乏憑直覺感悟全局,直擊要害的重要能力,簡單有效的工作方法。
《象藝術傢一樣思考》是一本教如何快速入門的畫畫書,也是一本關於開發觀察力和創造力的操作手冊,傳說中的葵花寶典,它提醒人們,當你感覺功力不夠的時候,請換上你的右腦袋試試看!
以上引用的是鉑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