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6 21:19:47
1.大部分患者無外傷史,傷後逐漸腫脹,傷側較顯著。
2.疼痛往往發生在運動中的某種體位,體位改變後疼痛即可能消失。疼痛部位在兩側關節間隙。
3.行走可,但乏力,上下樓梯時尤為明顯,且伴有疼痛或不適。病程長者,股四頭肌會逐漸萎縮。
4.交鎖癥狀。當運動中,股骨髁突入半月板之破裂處而又不能解除,可突然造成膝關節的伸屈障礙,形成交鎖。放松肌肉、改變體位、自主或被動地旋轉伸屈之後,交鎖多可解除。
半月板損傷檢查
1.壓痛。在髕韌帶與側副韌帶之間,沿關節間隙,有固定而局限的壓痛。
2.麥氏征陽性。
3.研磨試驗陽性
4.X線檢查有助於排除骨性病變或其它疾患。
5.膝關節鏡檢查的確診率超過90%。
半月板損傷治療
非手術治療的指征有限。非手術療法包括臥床休息,抽吸關節內積液,彈性繃帶加壓包紮等,以及石膏管型固定並加強股四頭肌鍛煉。適用於癥狀輕或有明顯退變者。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傢對於半月板損傷如何恢復也是有瞭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瞭吧,半月板損傷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哦,當半月板出現瞭損傷的情況的話就需要及時的治療才好哦。
半 月板軟骨是無血管的,所以損傷後不會自愈。隻有少數邊緣撕裂者,可能愈合。所以半月軟骨一旦損傷,經常出現膝關節酸痛、關節交鎖和影響勞動時,應及時的 冶療。半月板損傷重要是靠自己平時的控制,平時註意減少劇烈運動,減少長時間站立的姿勢。藥物方面配合外用專業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腫冶療,能促進局 部的血液循環,促進半月板損傷的愈合。
膝關節半月板為纖維軟骨組織,呈周緣厚,內緣薄的楔形,從平面上看為半月形,稱為半月板;其充填於股骨髁與脛骨髁之間,有增強膝關節穩定的作用。半月板結構和功能的特點決定瞭它是膝關節內最易損傷的組織之一。
在從事劇烈運動和特殊職業的人員中,半月板損傷的機率更高。
病因病理
膝 關節半月板損傷常見於膝關節伸屈伴隨小腿內外旋或內外翻,使半月板產生矛盾運動所致。當膝關節伸曲時,股骨髁在半月板上滑動,伸時推動半月板向前,屈時向 後;膝關節旋轉時,半月板與股骨內外髁一致活動,其旋轉發生在半月板與脛骨平臺之間,一側半月板向前,另一側半月板向後。而當膝關節處於半屈曲,小腿內旋 或外旋位時,半月板即被擠住而不能運動。如此時突然伸直或進一步旋轉,半月板本身的纖維軟骨或其周緣的纖維組織所承受的拉力,超過其本身的耐力時,即會發 生撕裂。
1.如當膝關節屈曲,脛骨固定,股骨強烈外旋,可造成外側半月板前角或內側半月板後角損傷。
2.屈膝狀態下強烈內旋股骨(或小腿外旋),易引起外側半月板後角或內側半月板前部損傷。長期擠壓磨損可引起退變,容易造成撕裂。半月板異常松動,關節韌帶損傷後不穩定,或肥胖、體重過大等原因,都是半月板易受損傷的因素。
半月板損傷有邊緣撕裂,縱行撕裂,橫行撕裂,水平撕裂以及前後角撕裂。由於半月板本身無血運,隻在周緣有血液循環,因此,僅邊緣撕裂有可能愈合。破裂的半月板不但失去瞭其協助穩定關節的作用,而且反而會幹擾膝關節的正常運動,甚至造成交鎖。
癥狀
1.大部分患者無外傷史,傷後逐漸腫脹,傷側較顯著。
2.疼痛往往發生在運動中的某種體位,體位改變後疼痛即可能消失。疼痛部位在兩側關節間隙。
3.行走可,但乏力,上下樓梯時尤為明顯,且伴有疼痛或不適。病程長者,股四頭肌會逐漸萎縮。
4.交鎖癥狀。當運動中,股骨髁突入半月板之破裂處而又不能解除,可突然造成膝關節的伸屈障礙,形成交鎖。放松肌肉、改變體位、自主或被動地旋轉伸屈之後,交鎖多可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