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前的南海歷史

2016-08-18 23:05:09

  1933年4月7日 法國人一支由三艘船(“警報號”、“觀象儀號”和“德拉內桑號”)組成的探險隊。強占南沙9島時,見各島居民全是中國人,南子礁上有7人,中業島上有5人,南威島上有4人,南鑰島上有中國人留下的茅屋,水井、神座等,太平島上有一中國字牌,指示儲糧處所。

  1933年7月21日 法國政府通過第4762號法令,把6個島群置於它的控制之下,並把它們劃歸巴地省管轄。日本政府提出瞭抗議,聲明說“(該6個島群)從1917年起,就被天皇政府支持的日本臣民所占領”。

  南海諸島 南海諸島的歷史與現狀 南海諸島地圖

  1933年8月4日 中華民國政府照會法國政府,在對該事件進行調查期間,它“對法國所說的占領保留自己的權利。”

  1933年9月27日 法國外交部給中國駐巴黎公使館遞交瞭一份照會,回復1932年的中國照會。該照會說,1887年的中法界約不適用於西沙群島,因為這些島嶼在界線以東200海裡處,該界線應該被認為是局部的,隻適用於越南北部的芒街地區。此外,法國的照會還說該界線穿過瞭越南中部,使的該地區以及很多的越南島嶼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它還進一步聲稱,中國意欲吞並該群島是1907年水師提督李準的海軍分遣艦隊被派往西沙群島進行調查的時候的事,而越南人早在1816年就主張這個群島瞭。至於法國代表團在香港遠東氣象會議上的行為,法國的照會說那是一個科學會議並不涉及政治問題。對於1932年9月29日中國照會上提出的其它理由,該照會則沒有回應。

  1934年3月20日 中國再次指示駐巴黎公使館向法國提交瞭一份照會駁斥法國的理由。關於界線,中國指出該條約特別提到瞭“群島”,當然與越南大陸的中部沒有任何關系。該照會還清楚地提及瞭界線以東的島嶼以及該條款並沒有提出任何例外這一事實。關於越南1816年對西沙群島所謂的占領,中國的照會再次提請法國註意當時的越南是中國的附庸國這一事實,而且中國史籍對該群島的記載要遠遠早於這個時間。最後,中國的照會還指出,實際控制是中國在近年間才實行的。

  1935年1月 中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將黃巖島(當時稱“斯卡巴洛礁”,是南沙群島的一部分)列入中國版圖。

  4月 該委員會編印《中國南海各島嶼圖》,詳細標明上述各島、礁、灘、沙洲等的名稱和位置,並按照我國歷史文獻關於千裡長沙、萬裡石塘的概念,明確畫上東沙、西沙、南沙(今中沙)、團沙(今南沙)群島為我國所屬島嶼。這是我國政府對南海諸島實施主權的明顯表示。這一正式被稱作“中國南海諸島”的國傢實施,在國際上並未遭到任何國傢的反對或爭議。

  1939年3月20日 日本進占東沙群島。進而迅速取得海南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將之改名為『新南群島』,日本政府在第112號告示上宣告占有南沙群島,並歸臺灣總督管轄,隸屬高雄縣治。

  1946年 菲律賓對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

  1946年9月  國民黨政府派海軍司令部海事處上尉參謀張君然三下南海,四進西沙

  11月3日 協助進駐西沙群島的艦隊副指揮官姚汝玉乘“永興號”驅逐艦登臨永興島

  1947年4月 中國政府對西沙群島進行瞭第二次大規模的學術性調查。調查人員有中央各研究單位專傢8人,中山大學地理系、生物系教授等4人。調查團乘海軍“中基”號登陸艦於4月3日從上海出發,22日到達西沙群島的永興島。在永興島、石島和東島共調查瞭10天。參加本次調查的專傢王本"和高存禮發表瞭《西沙群島磷礦》一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