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05:30
如果沒有來自兄弟民族的彈撥樂、打擊樂,我們的民族音樂還怎麼能夠像今天這樣在世界上贏得聲譽
第二個例子是,我從小就感到,我們兄弟民族的音樂和舞蹈要比漢族人強。最近這幾年,我們在各地收集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實講,漢族地區的歌舞不如我們的兄弟民族、少數民族那麼豐富多彩。
慢慢地,我自己做瞭一番研究,發現原來這是人類的一個普遍規律。一個民族、一個群體,它的早期發展往往是有所側重的,我們的祖先華夏族他們比較早地發明瞭文字,所以就側重文字。你看漢族的文字相當發達,同樣表示一個 “好”,可以找出幾十種不同的修辭手段,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因為文字發達,所以語言也就相當豐富。你為瞭表示愛慕一個姑娘,可以寫一首情詩,甚至可以寫一篇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漢族人比較多的是通過文字、語言,來宣泄、表達。
有些民族沒有文字,或者文字很簡單,書寫起來比較困難,這樣一來,他們的語言也就比較簡單。但是人的感情都是同樣豐富的,那麼他們怎麼表達呢?那就唱歌啊,甚至就用一聲長嘯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果還不夠,那就跳舞。音樂、舞蹈都需要一定的陪襯,使氣氛更熱烈,於是人們就創造瞭各種樂器。
早在中國古代,人們就發現華夏族在音樂舞蹈方面往往不如周邊的少數民族。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華夏族就不斷地吸收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我們今天的民族樂隊裡有一個主要的樂器叫什麼?叫二胡。西方人稱之為中國的小提琴。它為什麼叫二胡呢,其實它就是胡琴,就是古時 “胡人”用的琴,它不是漢族人自己創造的,它是當時少數民族創造的樂器。它的主要來源在什麼地方呢?就在西域,就是我們今天的新疆和中亞。其中最有名的是西域的龜茲樂,其實它不僅限於龜茲,也就是今天的庫車一帶,而是在新疆大多數地方。
從張騫出使西域開始,西域的音樂就被帶到瞭中原。在公元四世紀的後期,統治黃河流域的前秦派將領呂光到瞭西域,呂光在回去的時候,把西域的樂器、樂工、樂譜帶到瞭河西走廊,之後又傳到瞭中原。所以唐朝的音樂舞蹈為什麼那麼發達呢,就是因為它從今天的新疆和中亞一帶引進瞭大量原來中原所沒有的樂器、樂工、舞蹈、樂譜,這樣才形成瞭輝煌的盛唐音樂。今天的中國民族樂團,如果沒有來自兄弟民族的彈撥樂、打擊樂,那我簡直不能想象,我們的民族音樂還怎麼能夠像今天這樣在世界上贏得聲譽。
相互學習對方民族、對方群體的有益的經驗,使自己的文化和經濟得到發展,這種特點貫穿瞭我們這個國傢的歷史
第三個例子,我們在座各位都知道絲綢之路。盡管它已經存在瞭兩千多年,但這個名稱其實不是中國人自己取的。上世紀的前期,德國地理學傢李希霍芬來到中國,他考察瞭這條最重要的中西交通線,並把它命名為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原,是黃河流域。有的人認為它的起點應該是長安,就是今天的西安,還有學者提出是洛陽。我也認為絲綢之路應該不止一個起點。為什麼呢?絲綢的產地肯定不會隻在洛陽或者長安,洛陽和長安是集中絲綢的地方,然後再把它們運出去。
絲綢之路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以前有一個說法是張騫出西域以後就形成瞭絲綢之路。但有一個事實是在上世紀70年代,河南安陽發掘出瞭一座商朝時期的王室墓,被命名為 “婦好墓”。在這座墓裡面出土瞭大量的文物,其中有很多玉器,玉是從哪裡來的呢?絕大多數都來自新疆。也就是說,早在3200多年前,新疆的玉就已經運到瞭黃河流域瞭,並且被加工為珍貴的玉器。這要遠遠早於張騫出使西域。
盡管今天我們還沒有辦法瞭解絲綢之路究竟是怎麼走出來的,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至少早就有人把玉石或者加工過的玉,作為一種商品,運到瞭今天河南這一帶。而且其他發現也證明,在更往東的地方,甚至在沿海,也找到瞭新疆早期的玉。這比我們原來認定的絲綢之路形成的時間早得多瞭。我們註意到,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有一位副手當翻譯,否則他到瞭新疆,甚至到瞭今天的阿拉伯等地方,怎麼交流呢?其實他的副手就是一名“胡人”。正是依靠瞭當地人的經驗、知識和語言能力,張騫出使西域才有可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