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為什麼叫王重陽?

2016-08-18 23:06:58

  這個問題我們反過來推論,在百回本《西遊記》中,孫悟空之所以要去西天取經,是不是正是因為他沒有煉成九轉金丹?是否有這樣的寓意在內?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是否可以將孫悟空之後的天路歷程視作一個重復的八卦爐,七轉的太上老君經歷瞭失敗,正是這種失敗,讓孫悟空有瞭西天取經的機會,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個歷程讓孫悟空和他的師父、同窗們一起重新經歷一次磨合,因為不論是道教煉丹術還是五行學說,都需要各種元素的配合才能達成最後的煉丹或者自然生化的目的,僅僅有孫悟空--金--這一個元素是不可能煉成金丹的。

  葛洪《抱樸子內篇·金丹》寫:“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人火,百煉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道教說九轉金丹實際上有九種,得一就能長生不老。《抱樸子內篇》裡有寫九還丹,“第一丹名丹華,第二丹名神丹,第三丹亦名神丹,第四丹名還丹,第五丹名餌丹,第六丹名煉丹,第七丹名柔丹,第八丹名伏丹,第九丹名寒丹。”這和《混元聖紀》中的記載不太一樣,後者的九種金丹分別為白雪九轉還丹、雌雄九轉還丹,金液九轉還丹、白華九轉還丹、丹華九轉還丹、五色九轉還丹、泥汞九轉還丹、金精九轉還丹。

  似乎《混元聖紀》中的九轉金丹都是九轉之丹,而非葛洪所謂一轉、二轉之類的金丹。因為一轉、二轉至九轉,煉丹的時間不同,功效也是大有差異。葛洪認為,一轉金丹服用三年可以成仙,二轉二年,三轉一年,四轉半年,五轉百日,六轉四十日,七轉三十日,八轉二十日,九轉十日得道成仙。可見九轉金丹的功效較之於一轉金丹絕對是“療效顯著”。在這裡,九九八十一難也可以視作是一個煉就金丹的過程,隻是這個金丹,不是有形的金丹,而是無形的內丹。張伯端《還源篇》中寫:“采藥再交接,進火與沐浴,及至脫胎時,九九陽數足”,這首詩正好是《還源篇》的第八十一首。

  而中野美代子發現,九這個數字的奇妙之處還在於,所有九的倍數所得的乘積,最後把其位數上的數字相加,也將得到九這個數。比如2×9=18 1+8=9

  3×9=27 2+7=9

  4×9=36 3+6=9

  ……

  依此類推,到9×9=81也是如此,使得九這個數字顯具神秘性。

  但是《西遊記》中是數學運算似乎並未到此為止。我們一開始提到的一元的具體數字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這個數在西方也被稱之為柏拉圖之數,它的位數數字之和1+2+9+6+0+0=18=1+8=9,最後也為九。

  按照邵庸的數學公式,一元等於十二會,所以一會等於一萬八千年,位數數之和為1+8+0+0+0=9。生死簿上寫明的孫悟空的壽命是三百四十二年,位數數字之和為3+4+2=9。生死簿上孫悟空壽命的序號是一千三百五十號,位數數字之和,也是為九。

  如意金箍棒的重量為一萬三千五百斤,孫悟空在龍宮中先看的兩樣兵器,一為九股叉,重三千六百斤重,方天畫戟七千二百斤重,從長安到西天取經所需的天數為五千零四十八天,孫悟空筋鬥雲一個筋鬥可以飛十萬八千裡,孫悟空學到的是七十二地煞的變化功夫,菩提祖師對孫悟空說“‘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傍門”……這些數字,如果將其變成阿拉伯數字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它們位數之數加起來的和也都回到9。而“九九功成”被安排在第九十九回,也似乎在強調九這個數字的重要性。

  對於九這個數字,《西遊記》的作者顯然是鐵瞭心要以九作為一個秘密的根源,數字“究於九”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宋蔡沈在《洪范皇極內篇》中說:“數,始於一,參於三(隨付者眾之意),究於九。九成於八十一,備於六千五百六十一。八十一為數之小成,六千五百六十一為數之大成。”葛洪《抱樸子內篇》認為“男長九分,女長六分”,九是陽數,六是陰數,所以道教才會生發出九霄、九重、九曜、九鼎、九符、九竅、九丹等等與九有關的概念,北鬥七星在道教中被改成瞭北鬥九星,三十三天也可以看作是三三得九這一數學乘法的結果,那麼,太上老君所在三十三天兜率天是九這個數字對他的限制嗎?在佛教中,兜率天是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和九扯不上關系。《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說玄奘是彌勒菩薩的忠實信徒,死後轉生在兜率天,那麼太上老君的兜率天有沒有轉世輪回的意思?因為在彌勒信仰中,輪回是兜率天重要的職責之一。還有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的三三行,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和比較文學系教授浦安迪認為可能指的是“乾”卦上六條平行橫線。但第十七回出現瞭這樣一首難懂的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