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與“新左派”思想論戰

2016-08-18 23:08:30

  不難看出,“新自由主義”和“新左派”的論戰內容的概括中都暗含著一個重要前提,即“新自由主義”和“新左派”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診斷。毋庸置疑,“新自由主義”者認為,即使是市場經濟已在中國快速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仍然制約著自由市場的發展,社會主義仍然是主導的經濟制度。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他們認為,中國當前的許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則是社會經濟領域上的公正問題,主要表現在分配制度上,也正是舊制度遺毒造成的。因而,他們理所當然地提出經濟上的徹底市場化和政治上實行憲政民主的解決之道。這也正成為“新左派”對“新自由主義”批判的重要切入點,新左派學者認為,置身全球資本主義浪潮當中,中國也是全球資本主義鏈條中的一環,然而“市場社會本身呈現瞭新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更加難以克服的矛盾”,“所謂市場社會不同於市場,也不同於市場經濟,而是指社會的基本構造和運作方式。根據卡爾.博蘭尼的解釋,市場社會就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可見,“新左派”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視為主導性的發展模式。在此前提之下,新左派將目前發展過程中的公正問題歸結為“市場化”的後果,因而他們的提倡是,經濟上擴大國傢的監管力度和權力范圍,監控市場,而政治上則提倡“全民民主”。

  三、結語

  以上簡單概述瞭90年代思想界這一場影響極大的思想論戰,如今回過頭看似乎“風平浪靜”,似乎一切激烈、一切張力都留在瞭過去。然而,直至今日,這一場思想論戰仍然留給我們許多問題,當時的社會問題今日仍未解決,甚至越發嚴重,近來的醫療改革、國企改革等進一步私有化的政策無不昭示著新自由主義陣營已經取得瞭實質性的勝利。自由化話語仍然保有其社會傲慢,破除自由化神話的工作在今天也許已經比“新自由主義與新左派思想論戰”的那個時代更迫切瞭。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基本上是在市場不完全自由的情況下完成的。”

  事實上,即便在資本主義社會,“自由市場”也並非決勝法寶。撇開貧富差距逐步拉大,基尼指數直逼紅線的復雜時代背景,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成就是否僅僅歸功於“自由市場”也是今天應該重新討論的重要問題。毋庸置疑,20世紀90年代是“自由市場”意識形態獲得全面勝利的年代,然而這同時也是非市場生計蓬勃展開的時代。人們常常隻是關註到市場活動,卻忽視瞭與此同時蓬勃發展的非市場活動。許寶強指出,[9]他還引用瞭沃勒斯坦的論述;卡爾.博蘭尼的觀點,除瞭這兩位思想傢以外,佈羅代爾(Braudel Fernand)與佈洛克(Fred Block)等思想傢亦皆有相似的觀點。這些思想傢的觀點當然未見得完全準確的,然而他們的觀察無不指向這樣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那麼也許今天,撇開歷史是否終結這樣的大討論,是否可以從檢討“自由市場”神話開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