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09:18
說“幾乎命中”,就是還有一些沒命中的。比如所有獎項的重中之重長篇小說有5個提名,瘋狂小狗隻命中瞭3個。Vox Day先生在4月3日便知曉瞭此事,你猜他怎麼說?
他在自己的博客裡列舉瞭四部此前沒有被自己列入拉票名單的長篇小說,希望它們能命中剩下的兩項,其中又著重推薦瞭——《三體》(Three Body Problem)。
接下來更戲劇的是,4月16日,曾在瘋狂小狗名單上(即被右翼認同價值觀)的作傢Marko Kloos宣佈退出評選(可能是不想靠刷票上位),在此之前並未得到提名、卻又被瘋狂小狗“地下提名”的《三體》,被官方宣佈成為瞭新的參選作品。
緊接著,5月23日時,瘋狂小狗更新瞭長篇小說的獎項投票順序,《三體》被Vox Day先生推薦於第一位。8月23日開獎後,他再次拿最終獎項和自己推薦的名單做瞭對比,《三體》是三個“小狗提名第一順位並最終奪魁”的種子選手之一。在那篇文章下,有人做瞭評論——“三體是一個‘小狗式的勝利’。如果沒有我們的選票,《Goblin Emperor》會贏。”
不能說這位仁兄誇大其辭,事實上,直到最後一輪,《三體》與《Goblin Emperor》都沒有拉開明顯差距,雙方的五輪競爭堪稱非常激烈,逆轉隨時可能發生。
以上均為存在的客觀事實,至於小狗刷票對於三體獲獎的幫助?我不想說,大傢自己分析吧。
劉慈欣對威權主義的曖昧
我關心的是,Vox Day先生為代表的“小狗”們,為什麼會推崇《三體》?
要知道,《三體》在國內語境被詬病之處,就在於“三體廚”似乎和工業宅左有天然交集,正所謂“宅左,天然有擁抱集體主義,欣賞戰爭的毀滅力量,贊美強權,膜拜工業產物和軍工造物等傾向的動機”。
正如科幻小說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巖這樣解讀《三體》的意義——“一直就有科幻小說把中國設想成世界的領袖……現在有瞭《三體》三部曲,人們會想:‘哇,中國也可以對人類的命運發出自己的聲音瞭’。”
的確如此,無論是小說中通過史詩級的集體主義描寫給讀者帶來的強烈感情代入,還是劉慈欣從最早作品一直以來對威權主義的曖昧,無不在這個與西方世界劃分左右派維度不同的國度裡,給持不同價值觀者帶來各種程度的不適感。
有趣的是,同樣的作品,卻被美國一幫“激進右派”奉為圭臬,甚至有人評論到“隻是作者不是美國中年男性白人”。如果你還不能理解這點,不妨我們看一段劉慈欣的論壇發言——
“剛完成對《三體》第二部的英文版的修改,與第一部相比修改比較多……TOR的編輯是個女權主義者,且極其認真仔細,這兒那兒都有性別歧視,像purity(純潔、善良)和angelic(似天使的,觀察者網註)類詞用多瞭也是性別歧視,要限制其使用數量,說聯合國秘書長是美女是性別歧視,四個面壁者都是男的是性別歧視(不過這個沒改,我說那幾十屆美國總統還都是男的呢?可人傢說馬上就有女的瞭),這些修改對我和joel來說工作量都很大,很累人,但總算完成瞭。”
或者再看一段女權主義者是如何評價《三體》的——
“劉慈欣眼中的女性是什麼樣子的:作為戀人,她最重要的是單純溫柔美麗;投身事業,她的能力毫不重要,最關鍵是有無愛心。而無論是扮演哪一種角色,身為女子,她們都是缺乏智慧的。”(在此不討論這個結論對錯與否,這段話已經代表瞭“一種聲音”)
如此,同樣是一位60後理科出身的電力工程師,在中美兩國卻被解讀出瞭兩種不同意味的政治正確或不正確,所以也就分別受到瞭作者沒想到過的詰難與支持。不知道,當《三體2》被女權主義者凈化後,直男Puppy們還會繼續支持劉慈欣嗎?
後記:至於這兩種割裂的政治正確是怎樣產生的,就要說到左右劃分在中西的不同定義瞭,那可是另一個天坑,不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