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20:26
名言嘉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榮譽稱號:百代文宗、“唐宋八大傢”之首
影響力星級:★
[人物檔案]
姓名:韓愈,字退之
出生:公元768年
逝世:公元824年1月25日
祖籍: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
出生地: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
逝世地:長安
主要身份:文學傢、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政治傢
主要功過:領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文以載道”、“言之有物”的文字風格
主要著作:《師說》、《原毀》、《進學解》,有《昌黎先生集》
[人物生平]
韓愈於768年出生於一個封建官僚傢庭,他的父親和三個叔父都是做官的。在韓愈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韓愈在長兄嫂的撫養下長大。韓愈10歲時,隨 兄嫂來到韶州,但大哥韓會卻不幸病逝於韶州。嫂鄭氏又帶領全傢來到宣州,“就食江南,零丁孤苦”。韓愈19歲時參加科舉,但三試不中。直到公元792年, 在陸贄做主試時,才考中進士。韓愈29歲時第一次出仕,任宣武節度使董晉門下的推官。公元802年,在韓愈34歲時,才當上瞭監察禦史。公元803年,關 中地區大旱,京畿乏食,但京兆尹李實卻隱瞞旱情。韓愈上書《禦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觸怒瞭德宗,被貶為陽山縣令。公元808年,韓愈任國子博士,後來 又做過河南令、職方員外郎、史館編修、中書舍人等職。公元817年,韓愈晉升為刑部侍郎。公元819年,唐憲宗迎佛骨進皇宮,韓愈上瞭著名的《論佛骨 表》,觸怒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不久改遷袁州刺史。在袁州任上,韓愈寫瞭著名的《祭鱷魚文》。他還在袁州解放奴隸七百餘人,永遠“禁其為奴”。公元 820年,穆宗即位,召韓愈回京,任國子監祭酒,不久轉任兵部侍郎。公元824年,韓愈病逝,享年56歲。死後追贈禮部尚書,溢“文公”。
[影響力評述]
韓愈是一個在多個領域都有傑出成就的歷史人物。他是一個政治傢,官至吏部侍郎,在當時的國傢政治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他還是一個哲學傢和思想傢,宋明理 學的最早源頭就是韓愈的思想。當然,他成就最大的領域還是文學。他是文學史上著名的“古文運動”的領袖。他是司馬遷之後最偉大的散文傢,他的詩歌也有很高 成就。作為文壇領袖和文學改革運動的領袖,韓愈有他的文學理論和主張,也是一個文學理論傢。這樣一個人,自然會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韓愈自幼喪父,由兄嫂撫養成人。他從小學習非常刻苦,並胸有大志,“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韓愈的政治生涯並不順 利,四次應試才考中進士,47歲才獲得瞭一個比較重要的官職——監察禦史。在監察禦史任上,因揭露京兆尹李實隱瞞災情、請求停征京兆府的賦稅,得罪權臣, 被貶為陽山縣令。後雖回京任職,但由於他經常和宦官權臣作對,仕途一直不得志。憲宗元和年間,他支持裴度征討吳元濟叛亂,並寫有《論淮西事宜狀》,為裴度 的策略辯護。他隨裴度一同出征,任行軍司馬,最終平定瞭叛亂。韓愈因平叛有功,擢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憲宗自鳳翔迎佛骨至京師,官員和 百姓均頂禮膜拜。韓愈一貫堅持儒傢立場,反對佛教,他因此上書憲宗《論佛骨表》,直言犯諫。此舉觸怒瞭憲宗,憲宗甚至要處死他。由於裴度等人的說情,被從 輕發落,貶為潮州刺史。韓愈在赴貶所的路上,碰到瞭他的侄孫韓湘,在此寫下瞭他最著名的一首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政,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傢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憲宗去世,穆宗即位,韓愈被任命為國子監祭酒。國子監是當時國傢的最高學府,韓愈出任這一職位確實是名至實歸。韓愈後升任兵 部侍郎,這時鎮州發生以王廷湊為首的兵亂,韓愈臨危受命,赴叛亂兵營招撫。皇帝並沒有命令他必到軍營,但韓愈表示“安有受君命而滯留自顧”,策馬進入鎮 州。王廷湊列甲士相迎,韓愈凌然不懼,對王廷湊曉以利害,使兵變順利平復。韓愈功成還朝後被任命為吏部侍郎,後來還任過京兆尹。在他擔任京兆尹期間,“盜 賊止,遇旱,米價不敢上”。可以說,韓愈是一個忠臣,也是一個廉臣。他具有中國古代正直官吏的優秀品格——直言敢諫,為瞭諍諫,他不惜以性命為代價。所謂 “文死諫,武死戰”,韓愈是擔得起這樣的評價的。韓愈也是一個勇敢的人,他冒死進入兵變的軍營,他的勇敢不亞於武將。韓愈又機智多謀,如果裴度采用瞭韓愈 的計謀,破蔡州的就不是李愬而將是裴度瞭。可以說,韓愈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