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為什麼會被稱作“紫禁城”

2016-08-18 23:26:41

  紫禁城其名稱系借喻紫微星垣而來。中國古代天文學傢曾把天上的恒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

  中國古代天文學說,根據對太空天體的長期觀察,認為紫微星垣居於中天,位置永恒不變,因此成瞭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宮謂之紫宮,有“紫微正中”之說。而“禁”,則更為人理解,意指皇宮乃是皇傢重地,閑雜人等不得來此。

  封建皇帝自稱是天帝的兒子,自認為是真龍天子,而他們所居住的皇宮,被比喻為天上的紫宮。他們更希望自己身居紫宮,可以施政以德,四方歸化,八面來朝,達到江山永固,以維護長期統治的目的。

  明清兩代的皇帝,出於維護他們自己的權威和尊嚴以及考慮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宮,既富麗堂皇,又森嚴壁壘。這座城池,不僅宮殿重重,樓閣櫛比,並圍以10米多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而且哨崗林立,戒備森嚴。平民百姓不用說觀賞一下樓臺殿閣,就是靠近一些,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明王朝的皇帝及其眷屬居住的皇宮,除瞭為他們服務的宮女、太監、侍衛之外,隻有被召見的官員以及被特許的人員才能進入,這裡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因此,明代的皇宮,既喻為紫宮,又是禁地,故舊稱“紫禁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