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斷魂槍》遠勝金庸古龍?

2016-08-18 23:27:31

  現代著名作傢、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傢”的老舍,一生寫作瞭1000多篇(部)作品,字數達700萬至800萬。在其作品中,有個短篇武 俠小說《斷魂槍》,無論在藝術構思的精度和思想挖掘的深度,還是語言運用的純熟度等方面,都遠遠勝過金庸、古龍等的所有武俠作品。  

  《斷魂槍》寫於1935年。在這一年的年初,老舍本想寫一部武俠長篇小說《二拳師》,後由於各種原因未寫成,便將其中一個最精彩的段落改寫成短篇小說《斷 魂槍》。《斷魂槍》和《微神》一樣是公認的老舍最優秀的短篇小說,但《斷魂槍》的文字比《微神》更為意味深長,更為傳神,是現代短篇名作中的絕響。

  在《斷魂槍》中,僅有三個有頭有臉、有言有行的人物——“沙子龍”、“孫老者”、“王三勝”。他們圍繞著因一套過瞭氣的槍法而起的一場小小風波,各自顯 露出與三種個性化身份相關的心態,映照和揭示出一個變亂中的大時代在社會心理層面上的三種類型化的反應模式。正是因為在所有出場人物身上都無一例外地積壓 瞭一層能夠牽連和引發出社會心理和時代氣息的厚重意緒,《斷魂槍》這個形式簡約的短篇小說,才突破瞭短篇小說常規的“橫截面”格局,而贏得瞭足夠的條件和 可能,生發出連長篇小說也很難具有的那種“縱剖面”式的宏闊藝術氣象和深廣的歷史滄桑感。這個武俠小說篇幅雖然很短,但十分引人入勝,蕩氣回腸,令人掩卷 沉思,久久不能釋懷。

  小說一開始就說,“沙子龍的鏢局已改成客棧”。這樣簡潔而深刻反映人世滄桑與社會變遷的句子,足以令現在當紅的 那些武俠小說傢金庸古龍們望塵莫及。描寫瞭一位名叫沙子龍的神槍手,在手槍和火車的時代到來,鏢局失去瞭存在的意義之時,仍然沉湎於自己過去的威風,不肯 接受現實。小說在藝術處理上頗為圓潤老到,特別是最後的結尾,真是神來之筆。“五虎斷魂槍”究竟怎樣高妙,始終是影影綽綽的神龍見首不見尾。當“神槍沙子 龍”遭到徒弟的奚落以後,選瞭個“夜靜人稀”的時候,“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望星空,遙想當年馳騁武林、野店荒林的威風,不能自拔。想起如今的世道, 隻有嘆命運的無奈。他“用手指慢慢摸著冰涼的槍身,”微笑裡甩出斬釘截鐵的四個字“不傳不傳”,全篇便戛然而止。

  短篇武俠小說《斷魂槍》給讀者留下的審美想象空間是巨大的,那一聲似乎能撐破夜空的“不傳”,裡邊鑄滿瞭多麼深沉而凝重的歷史滄桑。一闋“斷魂”的殘夢,就這樣把“過去”的“文化”埋葬瞭孤獨而冷寂,悲壯淒婉而蒼涼。

  老舍的小說技巧舉世公認,就是在群星璀璨的現代作傢中,也無人能出其右。他通過沙子龍口中說出的“不傳不傳”,何嘗又不是中國幾千年來文化傳承的真實寫照?因此,有評論傢認為,老舍的文學就是“不傳”的文學,再無後人能有他如此爐火純青的寫作技巧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