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2:47:59
1949年,葉問來到香港。為瞭解決當時的生活問題,葉問接受瞭飯店工會理事長梁相的安排,在九龍的飯店公會公開傳授詠春拳。漸漸地,由於求學者眾多,葉問再三擴大場地,還分出晚間若幹時段,到多傢武館執教。正是從葉問到港廣收門徒開始,詠春拳得以開枝散,簡單直接和實用的功夫,因此葉問對初入門者的基本訓練十分重視。比如傳授詠春的基本功時,從正確手法,腰馬配合,到發力運用,都沒有設時間限制,隻有學習者能達到要求,葉問才會教授新的課程,從不茍且。
葉問平時不大喜歡說話,連他自己也承認,“口才不大好”,若要他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葉。
詠春拳是一門實而不華幾句,他便會感到“口幹舌燥”。他為人含蓄,性格高傲,生前授拳多以意會,甚少言傳,一度被人諷刺“誤人子弟”,並說他有“四不教”:無錢的不教,因為學不起r錢少的不教,因為他希望多斂一點錢財r聰明的不教,因為怕他學得太快瞭r愚笨的不教,因為反正也好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