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傳奇一生:從嬪妃到權傾朝野的皇太後

2016-08-13 13:05:51

  那個時期的矛盾錯綜復雜,當時八大臣十分專橫跋扈,根本沒有把慈安、慈禧和同治這孤兒寡母放在眼裡,這令慈禧意識到自己處境危險,不管是為瞭防止皇權落入他人之手,還是為瞭鞏固自己的地位,她都不得不挺身而出。

  於是慈禧先去拉攏慈安,以歷代奸臣專權欺負孤兒寡母為引子,又舉例曹操逼宮的故事,一來二去打動瞭慈安,兩宮太後首先上瞭一條船。然後二人要做的工作就是一起去拉攏六王爺奕訢。

  實際上,雖然八大臣的矛頭是直指慈禧的,但奕訢與他們之間的矛盾也是相當深的。因為八大臣是咸豐皇帝這一脈的,一向排斥六王爺。奕訢因為與咸豐皇帝有過奪位之爭,一直以來為瞭保命,都以一個閑散王爺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但其實他對咸豐皇帝早就心懷不滿。因為無論文治武功,奕訢在道光皇帝的九個兒子當中都是最出色的。咸豐五年,奕訢被革去瞭軍機大臣等要職,隻給他留下瞭恭親王這麼一個虛位,一直被放在京師當留守大臣,和核心權力相距甚遠,不能夠參與核心機密,奕訢的心裡十分不平衡。所以,慈禧給他提供瞭這個機會,他是一定要參與進去的。於是奕訢及時掌握住瞭這樣一個叩謁梓宮的機會,先去叩謁哥哥的棺材,然後再去拜見兩位皇嫂,實則三人是在承德密謀發動一場政變,主要目的就是幹掉八大臣,這場政變就是歷史上的“辛酉政變”。

  北京是奕訢的天下,承德是八大臣的天下,所以當時奕訢堅持要回到北京再發動政變,這樣方能達到天時地利人和,方便自己施展拳腳。於是慈禧以皇帝太小經不起折騰為由,抄近道先回京城,而肅順護衛咸豐靈柩走得很慢。因此,慈禧比肅順早到京城兩天。瞄準這個時機,回京後慈禧大吐苦水,當著大臣們的面哭訴肅順,歷數他如何欺負她和小皇帝。大臣們看出瞭慈禧的用意,紛紛把矛頭指向瞭肅順。隨後兩宮皇太後降瞭旨、蓋瞭印,卸去瞭肅順等八大臣的頂戴花翎。肅順被立即斬首,端華和載恒在牢中自盡,其他人沒再深究。

  慈禧可謂成功地邁出瞭得權的第一步,這為她得勢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這一切明顯多虧瞭奕訢,按理說慈禧應該感念在心,但是後來叔嫂之間又發生瞭很多變故。

  罷免奕訢

  在政變之後,皇權就回到瞭兩宮皇太後和奕訢王爺的手裡,雖然在他們執政之初,有一個剛剛合作的蜜月期,但是慈禧這個人最善於卸磨殺驢、過河拆橋,過瞭這個蜜月期,她就翻臉不認人瞭。

  垂簾之初,奕訢作為議政王事實上是忠心耿耿、事無巨細地為慈禧太後安排著、佈置著,把朝廷上下大事小情弄得井井有條,不過與此同時,權力也在逐步集中。這個時期主要權力都集中在議政王的手裡,也還算和諧。但是慈禧的頭腦十分冷靜,她發現這個時候朝野內外似乎眼中隻有一個議政王,隻認這個恭親王,都忽略瞭還有皇帝,一旦意識到這樣一種局勢,慈禧必然不會坐以待斃瞭,她開始警覺,準備找機會就要對付奕訢。

  同治四年(1865),一個讓慈禧找碴兒的機會來瞭。事情緣於慈禧非常講究生活品質,愛奢侈鋪張,喜歡金銀器皿,既然已經位居皇太後,要使用好東西也無可厚非瞭,自然有資格擺譜。尤其是她身邊還有個安德海時常鼓動唆使她,這個安德海老是跟慈禧念叨,說皇太後應該使最好的東西,咱們現在這個碗啊、盆啊什麼的也該換換瞭。慈禧一聽,是這麼回事,就吩咐安德海去安排。隻是這個事卻不是那麼好辦的,必須經過奕訢這一關,按理說這是慈禧宮裡的私事,奕訢本不該管,但是事情關乎朝廷他都要管一管,鑒於當時國庫緊張,國傢正處在一個困難時期,奕訢就沒有同意這個事,讓慈禧先湊合著用。

  其實慈禧當時也是非常忙的,每天政務繁多,這個事情她可能也忘瞭,但是禁不住安德海提醒。在奕訢那裡碰瞭釘子,他免不瞭要說道說道。當時,安德海就跟老佛爺說瞭,您看這事真是倒黴啊,我到六爺那要換瓷器,六爺居然不允許。這話一出,慈禧當即一個激靈,有瞭警覺,為什麼不給換啊?然後這個安德海就開始添枝加葉、添油加醋,污蔑人傢奕訢怎麼怎麼糟踐他瞭,這個話一傳就變瞭味,慈禧一聽氣得眼都綠瞭,咬牙切齒說,好你個奕訢,你怎麼著?要造反啊!

  這麼一來,慈禧和奕訢之間就有瞭實質性的矛盾,慈禧還就此放話要調查奕訢的所作所為,然後開始鼓動慈安,指出奕訢有奪取她們姐倆權力的嫌疑,並聲稱朝野上下眼中都隻有一個六王爺,都快忘瞭還有皇上,更別提她們姐兒倆。慈安一聽,確實有些道理,但是並沒發現奕訢有造反的苗頭,況且有奕訢以來,朝野上下都是奕訢在處理,她樂得清閑。但是慈禧不能茍同,她是極力勸說慈安,垂簾聽政不能付諸東流,權力也實在得來不易,這麼白白拱手讓人豈不可惜,要采取措施才行。這回慈安點瞭點頭,慈禧就利用這個機會馬上進行暗中操作,把調查奕訢的命令發瞭出去。恰恰這個時候有個鉆空子的人,這個人叫蔡壽祺,是一個十分善於鉆空子的人,要是沒有他,還不知誰能來說這個事。他看準慈禧的心態之後馬上就上瞭一個折子,這個折子歷數奕訢貪墨、驕盈、攬權、徇私等罪過,慈禧皇太後看瞭之後,把這個折子默默地留瞭下來,伺機而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