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27:53
在軍事科學院工作期間,葉劍英非常敬重粟裕,兩人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當時已經有人對粟裕另眼相看瞭,可葉劍英不是這樣。1958年9月,葉劍英在歡迎粟裕的軍事科學院常委會上,既不叫粟裕同志,也不叫粟副院長,而是叫粟裕為粟總。我是列席瞭這次常委會議的,這給我以強烈的印象。這樣的稱呼,出於葉劍英之口,非同尋常。以後,我多次陪同粟裕去看望葉劍英,葉劍英總是稱粟裕為粟總。在這次會議上,葉劍英還決定院的日常工作主要由粟裕主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國開始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1979年8月的一天,粟裕去看望葉劍英,葉劍英對他說:你1958年的問題,也該解決一下瞭。這個問題我已同小平同志談過,他點瞭頭表示同意,你可向中央寫一個個人申訴報告。粟裕寫瞭報告以後,葉劍英在他的申請報告上作瞭批示,認為應該解決。轉到中央後,胡耀邦也批瞭要解決。但此後卻遲遲得不到解決,好多人想不通,粟裕本人也是心急如焚,內心十分痛苦。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這一回,他流淚瞭。他有一個強烈願望,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問題得到解決。但沒有等到問題的解決,他就含冤去世瞭。這是一件多麼大的憾事呀!
粟裕逝世後,經過楚青15年的不懈努力,南京軍區原政治委員傅奎清等六位同志的呼籲,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領導的關心和過問下,1994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公開發表瞭劉華清、張震紀念粟裕的文章。文章緬懷瞭粟裕不平凡的一生,追念瞭他對革命和建設的偉大貢獻,還特別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失誤。這個看法,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意見。”粟裕的冤案從此昭雪,雖然來得晚瞭,但終究得到解決,使九泉之下的粟裕得到告慰。
1962年,是我跟粟裕工作的第14個年頭,也是最後的一年。2月12日這一天,粟裕找我談話,他說:“決定你到政治學院學習,我是考慮很久瞭,雖然這裡工作需要你,但為瞭你的提高,還是讓你去學習一下好。”臨別前,除瞭照例請我吃飯外,他送我一個日記本,還親筆在扉頁上題瞭字:“學而後知不足。”這是他留給我的唯一親筆寫的手跡。我一直把他的這一教導記在心坎上,作為時時鞭策自己的座右銘。
以上是中國歷史網搜集關於粟裕的生活事跡,如想瞭解更多信息,敬請關註中國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