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的歷史真相

2016-08-15 21:30:17

  國民革命軍軍事委員會的通告:

  “據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刪(十五)亥電稱: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違抗命令,不遵調遣,自上月以來,在江南地區,集中全軍,蓄意擾亂戰局,破壞抗日陣線,陰謀不軌,已非一日,本月初,自涇縣潛向南移,竟於四日,膽敢明白進攻我前方抗日軍隊陣地,危害民族,為敵作倀,喪心病狂,莫此為甚!我前方被襲各部隊,對此不測之叛變,若不忍痛反擊,不僅前線各軍之將士,無以自衛,而且整個抗戰之國策,亦必被其破壞無餘,瞻念前途,痛憤無已!職為應付危急,伸張綱紀,不得不為緊急處置,關於該軍叛變全部陰謀,業於十三日將拿獲該軍參謀處長之供詞,電陳鈞察。茲已將該新編第四軍全部解散,編遣完畢,該軍軍長葉挺於當日就地擒獲,該軍副軍長項英潛逃不獲,正在飭部嚴緝歸案。所有處置新四軍叛變經過,理合先行呈報,敬候鈞核示遵。等語,據此,該新編第四軍抗命叛變,逆跡昭彰,若不嚴行懲處,何以完成國民革命軍抗戰之使命,著將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番號撤銷,該軍軍長葉挺著即革職,交軍法審判,依法懲治,副軍長項英著即通令各軍嚴緝歸案訊辦,藉伸軍紀,而利抗戰。特此通令。” “此次事件完全為整飭軍紀問題。新編第四軍之遭受處分,為其違反軍紀,不遵調遣,且襲擊前方抗戰各部隊,實行叛變之結果。緣中央為調整軍事部署起見,曾於二十九年十二月九日下令,限新四軍全部,於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開到長江以北地區,三十年一月三十一日以前,開到黃河以北地區作戰,並指定繁昌、銅陵一帶,為其北移路線,詎該軍並不遵照命令行動,又復借端要索,希圖延宕。顧長官為維持軍令尊嚴,督令該軍,遵由原地北渡,該軍悍然不顧,仍擅自行動,非特不向北渡江,而且由涇縣向太平地區南竄,企圖襲擊上官總司令部。適第四十師由蘇南換防,調至後方整訓,新四軍早已詳悉其行軍道路,及知該師於本月一日到達三溪,遂於四日晚,全部潛赴茂林(涇縣南約八十裡),分兵左中右三路,向該師襲擊,該師倉卒被襲,不得不加以抵抗,藉資自衛,第三戰區顧司令長官,為整飭紀綱,乃下令制裁。至十二日止,該軍已被全部解散,所有拿獲該軍長葉挺等,現已交軍法審訊,該軍番號業經明令撤銷,此該軍違反軍令卒被制裁之經過也。 “此次新四軍違令叛變,非出偶然,而實本於該軍一貫之陰謀,據顧長官元亥電,轉報拿獲該新四軍參謀處處長趙凌波之供詞,即可明瞭其真相,該項供詞如下(見上節,從略)。該軍叛變陰謀昭然若揭。第四十軍倉卒應戰,出於自衛,顧長官對該軍相機處置,全部編遣,實為維持軍紀上必要之措施。當此全國抗戰,一致團結之際,竟發生此種叛變之事,殊可痛心,中央以軍令必須貫徹,綱紀必須維持,而後方能爭取抗戰之最後勝利,故斷然將該軍番號取消,並將叛軍長官分別交軍法審判,嚴緝治罪。此次事變,幸賴前方將士戮力用命,當地民眾明辨忠奸,協助戡亂,而新四軍官兵中大多皆深識大義,不甘附逆,紛紛投誠,用能於數日之中,平定變亂,此未始非顧長官應變若定所致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