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33:06
上甘嶺戰役是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為瞭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當官攻勢,在當時的朝鮮金華東北上甘嶺的一場戰役,也是因為這場戰役,上甘嶺可以說無人不知,但殊不知,如今流傳的關於上甘嶺戰役的很多說法都是不符合事實的。那麼,上甘嶺戰役的真相如何呢?且,上甘嶺戰役美軍有多少人等等,現在就請大傢跟隨者小編我一起來看看當時的上甘嶺戰役真相和上甘嶺戰役美軍有多少人吧。
上甘嶺戰役真相
1952年的抗美援朝疆場出現瞭敵我雙方僵持不下的態勢,10月14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我發動瞭一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以上甘嶺地區(金化以北的鐵三角一帶高地)為主要進攻目標的"金化攻勢"(代號為"攤牌行動")。此次戰役雙方陷入瞭苦戰。
為爭奪兩個連的陣地,范弗裡特的“攤牌”輸得肝腸欲斷,“5天就可以達到目的”的豪言壯語成為戰鬥史上的又一大笑柄。一年多前照樣李奇微眼中美軍“救命恩人”的炮火優勢,在自願軍的聰明與頑強面前低下瞭頭。
此次作戰以志願軍的勝利而終結,且,此次戰役創造瞭我軍歷史上所沒有的堅守防禦成功的范例。
且,在范弗裡特"攤牌"的克拉克在他的回憶錄中也沮喪地說:"金化攻勢"是"成長成為一場殘暴的挽回面子的惡性打賭","我們死傷的人數在8000以上,大部分為大韓民國之官兵,得不償失……我認為此次作戰是失敗的。
那麼,上甘嶺上的而上甘嶺戰役中美軍有多少人呢?
1952年10月11日,在朝鮮金化東北上甘嶺地區進行的堅守防禦作戰。聯合國軍先後動用美軍7師,韓軍2師,對上甘嶺南側實施猛烈進攻。志願軍依托坑道工事頑強抗擊,至20日,兩高地表面陣地失守,防守分隊轉入坑道。“聯合國軍”用轟炸、熏燒、封鎖等手段圍攻。堅守坑道分隊克服缺糧、缺水、缺彈等嚴重困難,堅持作戰,打破圍攻,守住瞭陣地。
從30日開始,志願軍經過充分準備,實施反擊,坑道內外部隊密切配合,奪回表面陣地,擊退“聯合國軍”的連續反撲,至11月25日戰役勝利結束。此役歷時43天
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
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
以上就是中國的小編在這對關於上甘嶺戰役真相以及上甘嶺戰役美軍有多少人等問題作出的解說,如您想要瞭解更多關於抗美援朝的戰爭方面的信息,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