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為何要借少數民族貴族擾亂邊疆

2016-08-15 21:32:42

  清朝末期是中國歷史最腐敗的時期,國內民族矛盾越演越烈,西方早已虎視眈眈的借此侵略中國。而當時張格爾叛亂是該時期發生在新疆地區的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是英國利用浩罕政權和流亡國外的喀什噶爾貴族後裔發動並為其侵略目的服務的一場叛亂。那是也是殖民者對邊疆侵略的開始,下面中國小編跟大傢講述西方借新疆張格爾叛亂的目的。  

  清初,新疆地區再次統一於中央政權之下,成為清朝的一個統治區域。但新疆遠離清朝統治中心,且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清朝統一新疆以後,就陸續發生瞭幾次叛亂與起義:清初發生瞭大小和卓叛亂,隨後又相繼爆發瞭烏什暴動和孜牙墩事件。此後僅隔5年便爆發瞭張格爾叛亂。這次叛亂起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息於道光七年(1828年),前後歷時8年。與以往暴亂相比,張格爾叛亂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和新特點。

  清軍在渾巴什河與叛軍激戰

  就其性質而言,張格爾叛亂是被外國殖民勢力利用的少數民族貴族叛亂,而與以往幾次少數民族一般群眾反清事件的性質有所不同:1757年發生的大小和卓叛亂是維吾爾族封建主企圖建立一個獨立的伊斯蘭教封建汗國的活動,小和卓霍集占曾說“莫若與中國抗爭,地方險遠,內地兵不能即來,來亦率皆疲弊,糧運難繼,且近地並無強鄰,收羅各城,可以自立”。烏什暴動和孜牙墩事件則是由於當地人民為官員苦累而反抗清朝殘酷統治的起義,是清朝民族政策失當所致。而張格爾叛亂的背景、目的卻不是這樣。建立割據政權等隻是張格爾叛亂的目的之一,並不能全部揭示張格爾叛亂的實質。19世紀中葉新疆地區正處於動蕩不安之中,政治腐敗,經濟混亂,回民對清廷駐新疆官員的殘暴和腐化充滿憤恨和不滿。而張格爾抓住這一時機,以宗教為旗號發動叛亂。在叛亂中,他勾結浩罕和英國勢力,使這次叛亂蒙上瞭殖民侵略的色彩,揭開瞭外國殖民勢力利用和卓後裔入侵新疆的序幕。這一新特點充分反映瞭張格爾叛亂的性質具有兩面性,即它不僅是少數民族貴族叛亂,還是外國殖民勢力借助少數民族貴族叛亂發動的殖民侵略。

  英國在張格爾叛亂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明顯,不僅在軍備物資上給以幫助、從戰略戰術上加以指導。還利用瞭浩罕對新疆領土和財富的欲望。英國的殖民侵略目的不同於浩罕,19世紀初英國已進入商業資本主義階段,需要更為廣闊的世界市場。它所覬覦的不僅僅是一個新疆,而是妄圖打開中國西北大門,以新疆為據點向中國內地侵略。另外,鑒於英、俄、法等在中亞的爭奪英國急需將天山南部置於自己的勢力之下,為其在印度的統治建立一道屏障。為達到這一目的早在19世紀初英國商人便以貿易為借口進行特務活動,探測道路、繪制地圖,以期進行更深入的侵略,但這些間諜活動均被新疆人民識破而遭到驅逐。在直接侵略遭到抵抗的情況下,英國轉而尋求其他方法,也就是選擇一個代理人以減小它進入新疆的阻力。這一代理人的角色最終落到瞭張格爾的身上。於是當張格爾發動叛亂時,英國便從各方面給予支持。首先,“張格爾是在英國人的援助之下組織和裝備軍隊的。他的軍隊中的教官也是改著東方服裝和自稱為和卓的英國人。”張格爾叛軍攻打喀什噶爾時便有英國人參與:“喀什噶爾現有該族人(英國人--筆者註)二十人,內五人寸步不離和卓並支配其一切行動,自稱和卓並著和卓服。……此等英人……在該地唆使張格爾和卓興起此事,與之進入喀什噶爾城。”可見英國不僅派人幫助張格爾訓練軍隊,還監視、支配張格爾部隊的行動。此外英國還不惜在軍備物資上給張格爾以援助。道光七年(1927年)渾河之戰中,張格爾挖掘戰壕三道,疊築土岡一道,岡上築有空穴,排列大小炮位等等。這種近代戰術及強大火力的應用無疑出自英國的大力支持。

  浩罕參與支持張格爾叛亂首先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清朝時期的浩罕是中亞三大封建汗國之一,地處費爾幹納盆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土膏沃饒,物產豐富,又處在中亞與中國貿易要道上,經濟實力發展迅速。因新疆天山南北地區物埠民豐,浩罕與新疆早有貿易往來,浩罕商人的足跡遍及天山南北。清廷也在貿易方面給浩罕許多優惠:“回疆自開辟以來,奏定章程外夷貨物入卡貿易,每三十分抽稅一分,……甚至從前浩罕貨物進卡,經不知大體之人茍求無事,畏葸遷就,全行免稅。”隨著國力增強,浩罕開始謀求貿易免稅權,以從中賺取貿易差額以充實自己的財政收入。那彥成也稱“(霍罕)包攬別部落貨物一律請免,從中漁利侵肥,藉以誇耀別部。”因此到張格爾叛亂時,浩罕便暗中策劃甚至直接出兵幫助張格爾作戰。除貿易免稅之外,新疆豐富的物產也是浩罕垂涎已久的。《伊米德史》記載:“(浩罕)一位大臣說:'如果喀什噶爾城被攻破,那麼和卓們多年收藏在那裡的珍寶會被一掠而空。'”垂涎新疆的大批財富也是浩罕入侵的經濟原因。此外,浩罕還想通過參與張格爾叛亂實現自己擴展領土的要求。道光六年張格爾久攻喀城不下,“復求助浩罕入寇,約破西四成,子女玉帛共之,且割喀什噶爾籌其勞。”這一條件除允諾給浩罕豐厚的物質利益外,還答應瞭它擴張領土的要求。於是浩罕汗“自將萬人至,……自督所部攻喀城,”進行直接的武裝侵略。浩罕軍隊之所以急於攻城,一是圖謀城中的大量財富,二是想以喀城為中心建立傀儡政權,以取得對南疆的控制權。但浩罕軍隊實力不夠,難以攻下喀什噶爾城,不得已退兵。浩罕軍隊退出新疆時所滯留的二千餘士兵被張格爾置為親兵,成為張格爾叛軍的核心力量。攻破四城後浩罕兵盡得府庫官私之財,強迫當地回戶納貢,並將在西四城所搜刮的大部分財富運往浩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