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2:57:13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這樣評價他:
陳錫添:一個農民,為瞭國傢和人民 的利益,為瞭保護滇池,他不惜犧牲全傢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殘的代價,這精神何等寶貴!
濮存昕:面對貪婪、愚昧和兇殘的困境,他堅持信 念,用勇敢不屈不撓的鬥爭證明,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話,他是中國真正的環保大使。
主要事跡:
昆 明西山經歷瞭30多年的毀林開礦、取土采砂采石,使滇池喪失瞭自然凈化的水功能,湖底污染物淤積、水質富營養化、藍藻暴發成災、大量水生野生動植物滅絕, 滇池變成水質惡化的重度污染湖泊。從上世紀80年代起,張正祥為國保環境、為民保傢園:他與盜伐森林的山賊搏鬥,左腿被砍成重傷;治理和消滅藍藻的科學試 驗中,將自己承包的 14畝荒灘和水淹田,變成瞭《A系統多功能高快循環滅藻工程新技術》項目研究試驗基地;他多次同手握權利、瘋狂毀林的不良村官和老板們做鬥爭,渾身傷痕累 累,傢裡的承包田也被沒收……在國務院總理批示和國傢環保總局、國傢建設部的全力支持下,滇池、西山風景名勝區和滇池自然保護區33個大、中型開礦、采石 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被全面取締封停。
滇池的治理還在進行。現在,張正祥仍天天在滇池沿岸巡邏,肩負著保衛滇池的神聖職責。
摯愛齊天——陳玉蓉
55歲的平凡母親。
頒獎詞: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饑餓和疲倦,不 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心裡隻有兒子的命,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 的親情。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這樣評價她:
彭長城:疾走的照片,強烈地震憾瞭我的心靈。這種姿 態,如此心酸、如此美麗。
王曉暉:為瞭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陳玉蓉暴走七個月,樸素的母愛愈發沉甸。
主 要事跡:
陳 玉蓉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為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 的肝移植給兒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捐肝救子。陳玉蓉從醫院出來後,當天晚上就開始瞭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十公裡。在隨後的7個多月裡,她每 餐隻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走破瞭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瞭就刮,刮瞭又長。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瞭:脂肪肝沒有瞭。就連醫生都感嘆:“從醫幾十 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醫生說: “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瞭肝臟移植手術。
一傢之主 ——朱邦月
男,71歲,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礦退休工人。
頒獎詞:這個奇特的傢庭,集中瞭世 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瞭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溫和而又蒼老的父親,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傢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抗 住瞭生命的重量。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這樣評價他:
易中天: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 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
朱玉:這個最為普通的中國男人,以病殘之軀的微弱之火,照亮著在別人眼裡異常坎坷的生活,雖然生活艱難, 但,此處依然有光明。
主要事跡:
朱 邦月是妻子的第二任丈夫,兩個兒子也都不是他親生的。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著5個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 讓朱邦月做瞭一個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1986年5月,朱邦月因骨折病退。後來妻子和兩個兒子都得瞭絕癥“進行性肌 營養不良癥”。 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喪失瞭自理能力,吃喝拉撒全靠一條腿的朱邦月照料。朱邦月每天起床後自己先裝上假肢,然後開始打掃衛生,洗米做粥, 幫母子三人起床,給他們穿好衣服,端水、擠牙膏,幫助妻兒洗臉刷牙,喂他們早飯,服侍他們方便,然後還要上街買菜。中午再次重復三個人吃飯的經歷。傍晚, 幫助三個人洗澡,雖然是幾天洗一次,即使夏天,洗一個人也要耗費半小時以上。到晚上,抱病人到床上睡覺,夜間朱邦月還要起床給他們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數 次。這樣的日子,朱邦月過瞭近20年。但他始終堅持,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傢人生命的燭光,點燃著一個傢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