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16-08-15 22:57:13

這份文檔在我的知識庫裡放著很久瞭,今天整理一下。看過各類的榜單,“感動中國”系列是我最喜歡的,他們好像離我們很遠,卻依然總有人令我感到那種來自宇宙最原始的力量——真、善、美!

2009 年的人物推選委員會由紀寶成、張瑞敏、閻肅、易中天、於丹、杜玉波、金庸等來自社會各界的專傢、學者以及知名人士等50多人組成。感動中國組委會根據“感 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細則,結合網友的意見和建議,最終選出最能代表2009年度感動中國的十位人物和一個英雄群體。

《感動中國》在過去七年中,向全國觀眾推出瞭五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叢飛、王順友、林秀貞、唐山十三兄弟等來自民間的傑出人 士,有成龍、濮存昕、劉翔、姚明、張藝謀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錢學森、季羨林、鐘南山、袁隆平這樣的睿智學者,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 的精神力量。《感動中國》也因此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獲得2009年度《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

    鄧小平同志的 夫人卓琳;“殲10”戰鬥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多民族孤兒的媽媽阿裡帕·阿力馬洪;給高原的盲童帶 來光明的使者薩佈利亞·坦貝肯(德國);26年義務守護滇池環境的農民張正祥;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照 顧殘疾傢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小崗村群眾的貼心人沈浩;為留守兒童辦學的女大學生李靈;中 國環球航海第一人翟墨;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大學生群體榮獲特別獎。

平凡至 偉——卓琳

原中央軍委辦公廳顧問、鄧小平同志的夫人。2009年逝世。

頒獎詞:彩雲之南的 才女,黃土原上的瓊英。攜鄧公手58載,硝煙裡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一生相夫教子,為傢付出,為國退隱,為國民樹典范。她安靜的站在偉人背後,她是 平凡的妻子,更是偉大的女性。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這樣評價她:

陳 淮:不動搖,一生不動搖,歷盡滄桑絕不動搖。不是因為她是誰的夫人,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人。

陳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時代偉人背 後,用堅定的信仰和深深的愛,支撐著偉人度過劫波,支持著偉人創造新時代。在近30年中國崛起的歷史記錄中,應該有她重重的筆墨。

主要事跡:

1937 年,卓琳離開北平輾轉到延安。 1939年卓琳結識鄧小平並與之結為連理。為支持抗日,鼓舞士氣,卓琳在槍林彈雨中緊緊跟隨著鄧小平,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鄧小平率 領部隊每解放一個地方,卓琳隨後就帶著孩子們也趕到那裡。 解放後,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傢主要領導人,卓琳依然默默無聞甘當無名英雄;十年動亂中,卓琳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 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她親自赴港見證香港回歸。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毅然把個人的10萬元積蓄捐給汶川大地震災區人民。

壯志凌雲——宋文驄

飛機總體設計專傢,殲-10飛機總設計師。

頒獎詞: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 志,中年發奮,強國信念充滿他的血液,如今他的血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裡夢想,他還會出發。

感 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這樣評價他:

杜玉波:五十載春秋風華,二十年丹心鑄劍,他的心血和靈魂全部默默傾註給瞭共和國的藍天衛士,熔做瞭他的 體,化作瞭它的魂。

紀寶成:終於,中國的藍天上翱翔著可以與先進國傢水平媲美的戰鬥之鷹,這是中國制造。他以赤子之心,蘊持偉力,鑄就祖國 藍天的龍魂。

主要事跡:

1960 年,宋文驄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傢、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 20世紀60年代初,宋文驄就和同志們一道首創瞭我國飛機設計第一個氣動佈局專業組,並由他擔任組長,開始瞭對飛機新式氣動佈局的深入研究。 80年代中後期,上級發文提出要研制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後作戰環境的殲擊機,並列為國傢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 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2009年,殲-10在國慶閱兵中大顯身手,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制,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鬥機。隨著殲-10 飛機的研制定型和裝備部隊,我國形成瞭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鬥機設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