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08:31
雖然名為《未來總統的物理課》,本書卻不是隻針對小部分人看的精英主義讀本,此書不僅適合總統,更適合選總統的大眾選民,或者是對時下熱點背後的科學有興趣的讀者,或者是相信松鼠會和莊桑眼光的粉絲。
PS:莊桑聞得此言,忍不住背後涼颼颼、心裡熱騰騰……
——Marvin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遺傳學碩士
《科學的旅程(插圖版)》
作者:雷·斯潘要貝格,黛安娜·莫澤
譯者:郭奕玲 陳蓉霞 沈慧君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11
科學準確性:5 科學普及性:4.5(有點厚) 翻譯準確度&流暢度:4.9
點 評:從古希臘到今天我們生活的21世紀,該書將“科學的旅程”按不同時期分作“科學誕生”“理性興起”“綜合時代”“現代科學”以及“科學前沿”等五編, 僅從每一編的標題就可以約略看出科學在不同時期所呈現出的不同特征。在這一總體框架下展開線索,除瞭對科學事件的選擇與描述之外,該書之好看還體現在以細 節刻畫人物的書寫方式上。
科學不隻是試管儀器公式數據,科學傢也並不總是沿著“科學方法”所指引的“正確”道路筆直前行。那麼科學是什麼? 科學傢又是什麼樣的人?此書在對科學歷史的追溯中給出瞭答案。另外,書中用較多的篇幅討論瞭科學與文化、社會以及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身處科學日 益深度介入人類生活的今日世界的讀者們來說,這樣的討論與思考無疑也將是有益的。
該書計56萬字,厚厚一大本,不過生動的故事以及流暢的譯文消解瞭大厚書可能帶來的閱讀困難。書中部分人名未使用標準人名譯法,但並不會影響此書的閱讀。
——吳燕 理學博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
《讓大腦自由》
作者: 約翰•梅迪納
湛廬文化策劃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11
科學準確性:5 科學普及性:4.7 翻譯準確度&流暢度:3.5
點 評: 這本書很實用,全景式的寫作讓外行讀者輕松把握到這門學科最激動人心的所在,瀏覽到那些最有效指導生活的知識。與市面上許多此類書不同,它是一本由真正的 神經科學傢撰寫的書,嚴謹靠譜,同時也盡量保持瞭閱讀快感。近些年來關於腦科學前沿的科普譯作很多,這本算是少有的佳作之一瞭。遺憾的是,譯者顯然不是行 內人,涉及到專業名詞的翻譯錯誤略多。
——姬十三 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
《偶然創造生命》
總策劃:嚴鋒
編選: 趙一凡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2009.8
科學準確性:5 科學普及性:4.5 翻譯準確度&流暢度:4.8
點 評:《偶然創造生命》告訴我們“沒有偶然,就沒有生命”,並試圖指引我們以另一種思路去思考“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往何處去?”等生命本源問題。讀《愛 上病毒的六大理由》,你會恍然,原來病毒並非都是面目可憎,而是在生命的出現和演化過程中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而《文化進化論》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 社會觀念和行為如基因般的復制、演變和傳播。
從來自太空的雙螺旋結構,到奇幻的細胞王國之旅;從動植物形態結構的數學智慧,到兩性差異的生 物學根源;從阿米巴的原始免疫防禦,到人類起源的久遠故事;從道德的生物學機制,到文化進化論……這本書中所涉及的領域不可謂不多,觀點不可謂不新穎,但 是卻始終循著同一條線索——進化,指引我們“走近那創世的現場,追蹤造化的軌跡”。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每一篇文章的視角和觀點都很獨 特,都能夠勾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其次是文筆流暢。雖然書中的許多內容涉及到較為專業的知識,但是作者們深入淺出的文筆和恰到好處的比喻、以及譯者對作 品的精確把握和流暢生動的還原,絕不會令你對文章本身表達的深刻內容望而生畏。更妙的是,書的封面和插圖也很精美,也能夠稀釋文章的閱讀難度。如果讀者自 身已經對某個領域有瞭基本的瞭解,那麼在遇到這些文章中獨到的觀點時,一定能碰撞出更精彩的思想火花。相信如此的閱讀體驗一定會是美好的。
——林吳穎 工作於中科院植物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傢重點實驗室,即將赴美FIU攻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