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科普書

2016-08-15 23:08:31

我常常在想,消除人們身上主觀臆斷的最有效方法是什麼?一個是哲學,另一個就是科學。哲學解決各種矛盾,科學尊重客觀事實。所以,如果你看煩太多主觀意識的文章,不妨閱讀一些科普方面的書籍。

來自:科學松鼠會
原文:科學松鼠會科普書推薦項目第二期榜單
第一期榜單見此

聲明:1.本榜單不隻是書名和出版信息的羅列,每期都會有科學松鼠會成員和受邀權威人士,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從準確度、普及性和翻譯水準(原創則 是流暢度)三方面為書籍質量打分,並傾心撰寫評語。2.堅持每兩~三個月為大傢推薦一批這樣的書。3.我們並不保證囊括該領域的全部好書,也非常希望有更 多出版社加入項目中來,且不懼一本也入不瞭松鼠法眼的可能後果,卻能以此作為鞭策、再接再厲。

《超越時空——通過平行宇宙、時間卷曲和第十緯度的科學之旅》

作者:加來道雄(Michio Kaku)

譯者:劉玉璽 曹志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9.6

科學準確性:5    科學普及性:5    翻譯準確度&流暢度:4.5

點評: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向10年前還很年幼的“你”推薦幾本書,你會選擇哪些書?當我讀完《超越時空》的序言的頭兩段時,腦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是10年前還在讀高中的我能讀到這本書就好瞭。

《超 越時空》是這樣一本難以超越的作品,它將觸角伸向瞭高能物理學的每一個前沿,以至於任何跟蹤其中一個前沿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它的準確性和趣味性。作者就像是 一場足球比賽的導播(當然他本人也是場上的主力運動員之一),不斷地切換全景、中景和特寫鏡頭,時而追蹤球的路線,時而分析球員跑位,時而回放慢鏡頭,就 連觀眾情緒的細微變化都沒有遺漏。無論你期待從中讀到什麼,你總可以如願以償。

本文的作者加來道雄是美籍日裔物理學傢,紐約州立大學教授, 數本專業書籍和暢銷科普書籍的作者,同時參與過多個電臺、電視節目的主持和制作。比如最近歷史頻道的《The Universe》出現過的那個一臉物理學傢相的白發老人就是他。除瞭對雞蛋的栩栩如生的描繪,加來道雄還不忘記刻畫下蛋母雞們的鮮明性格,講述下蛋母雞 們的奇聞異事。如果你在別處讀到過關於某個物理學傢的八卦,在這本書中往往能讀到有更多細節的版本。理論或許會被人遺忘,但那些令人發笑或是發人深省的故 事總是會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PS:這本書的第一版出現在十年前,此次是新版,內容有修訂,封面在視覺審美上大有提高。

——李劍龍 浙江大學理論物理博士在讀

《分子共和國》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編

知識出版社 2009.3

科學準確性:4.5    科學普及性:5    流暢度:4.5

點評:這是一件國內科學界做的難能可貴的雅事:由徐光憲院士發起,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牽頭,召集來一批在校大學生,用兩個月時間,組寫出七八十篇描述各種化學分子的趣味小文章。最後,結集,出書。

這件事的做成充分說明瞭一個道理:好的平臺和創意,可以迸發出單個個體所不能達到的能量。

作 為科普讀物,它比市面上很多同類要平易近人也好讀得多,裡面所涉及的知識基本上是我們在中學時代就已經掌握瞭的那些。看得出其中大部份作者都有著不錯的文 字能力,妙趣譬喻和專業性之間的平衡則是見仁見智。也許,他們都和我一樣,是寫一點什麼才高興的理科生。“苛刻”一點地說,有些篇目還是流露出瞭不可避免 的網絡行文氣息(童鞋們啊,是不是網絡小說看多瞭?),頗讀得到一些俗套陳詞,構思精巧、不落窠臼的文章畢竟在少。但,瑕不掩瑜,倘若我現在帶著一個學齡 朋友去逛書店,一定會毫不猶豫往櫃臺上放一本。

某天清晨,在飽滿的情緒中翻閱這輕巧的、不足200頁的小書,突然被一種隻能是屬於孩童時的快樂所包圍。樂滋滋地一邊翻頁,一邊回想著那些偷偷躲著老師們的眼光看課外書的日子,不知道為什麼。

PS:後來在豆瓣上看到桔子的評論,“這件事比這本書有趣”,唔,桔子你為什麼要這麼一語中的?

——小莊 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碩士

《戰爭的果實:軍事沖突如何加速科技創新》

作者:[美]邁克爾·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