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14:35
關於努力和選擇,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努力更重要、實力更重要、自己是什麼樣更重要,而機會、機遇、選擇相對來說處於次要位置。
現在社會上有另一派觀點,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此觀點因為看到瞭選擇正確的方向可以事半功倍而備受推崇。
到底如何看待努力和選擇?以下是棲息谷裡阿懶利用QQ群整理的對話:
1.努力和選擇的辯證關系
當你有能力選擇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當你沒能力選擇時,努力比選擇更重要。
.
當你有能力選擇,並有很多選擇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當你能力不夠而導致選擇不足、不夠好時,努力比選擇更重要。
.
選擇之後就是努力,努力之後會迎來更多的選擇。
人生就是……努力->選擇->努力->選擇->努力……,不斷往復,螺旋式上升。
.
這一次的選擇,是為瞭下一次的努力;
這一次的努力,是為瞭下一次有更好的選擇。
.
努力和選擇不是簡單的直線關系,不是簡單的誰比誰更重要的關系。
這就是所謂的辯證地認識事物的方法。
2.迷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流毒,
在於這容易讓人造成懶漢思想和投機思想。
比方說,簡單相信此觀點,工作中,就相信 選擇工作的過程,比工作的過程更重要
其實,很多選擇的機會,隻有當你努力瞭之後才能發現、獲得和被給予。
有瞭努力,才有更多的選擇!
包括做出明智選擇的能力,也是在努力中才能獲得的。
.
有人反駁:比如你剛畢業,你努力為什麼?是因為你首先要選擇一個方向,你再去努力,否則就是扯淡
我的答復:你的選擇的機會和能力,取決於你大學四年的努力。你的努力少,可供你選擇的機會就少。同時面都機會你做出最佳選擇的能力也相對不夠。
人生而為人,並沒有選擇,都是不由你自己的。
你什麼時候出生,生於何時何地,都不是你選擇的。
你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努力學會如何吃飯,走路,完瞭之後才有瞭一些可供選擇的機會:下午是去和小明玩,還是和小虎玩。呵呵。
人是零選擇開始,努力之後才有瞭一些選擇。
有瞭選擇之後繼續努力。
你越努力,你的選擇越多。
你光顧著選擇,努力的時候就少,今後可供你選擇的機會就變少瞭。
3.努力和選擇
套用女人的話, 嫁的好還是幹的好。楊瀾說:幹的好是基礎,嫁的好是必須 。
引申到這裡, 努力是基礎,選擇是必須。
努力和選擇,實力和機會,是事業成功、傢庭幸福的兩翼,少瞭一個都飛不起來。
兩個翅膀相互協調,才能更高、更快、更穩。
為瞭說明這個問題,我又在谷裡找到另一篇文章——讓你走出職業的困惑:
入對行跟對人
在 中國,大概很少有人是一份職業做到底的,雖然如此,第一份工作還是有些需要註意的地方,有兩件事情格外重要,第一件是入行,第二件事情是跟人。第一份工作 對人最大的影響就是入行,現代的職業分工已經很細,我們基本上隻能在一個行業裡成為專傢,不可能在多個行業裡成為專傢。很多案例也證明即使一個人在一個行 業非常成功,到另外一個行業,往往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情,“你想改變世界,還是想賣一輩子汽水?”是喬佈斯邀請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 考利加盟蘋果時所說的話,結果這位在百事非常成功的約翰,到瞭蘋果表現平平。其實沒有哪個行業特別好,也沒有哪個行業特別差,或許有報道說哪個行業的平均 薪資比較高,但是他們沒說的是,那個行業的平均壓力也比較大。看上去很美的行業一旦進入才發現很多地方其實並不那麼完美,隻是外人看不見。
說 實話,我自己都沒有發大財,所以我的建議隻是讓人快樂工作的建議,不是如何發大財的建議,我們隻討論一般普通打工者的情況。我認為選擇什麼行業並沒有太大 關系,看問題不能隻看眼前。比如,從前年開始,國傢開始整頓醫療行業,很多醫藥公司開不下去,很多醫藥行業的銷售開始轉行。其實醫藥行業的不景氣是針對所 有公司的,並非針對一傢公司,大傢的日子都不好過,這個時候跑掉是非常不劃算的,大多數正規的醫藥公司即使不做新生意撐個兩三年總是能撐的,大多數醫藥銷 售靠工資撐個兩三年也是可以撐的,國傢不可能永遠捏著醫藥行業不放的,兩三年以後光景總歸還會好起來的,那個時候別人都跑瞭而你沒跑,那時的日子應該會好 過很多。有的時候覺得自己這個行業不行瞭,問題是,再不行的行業,做得人少瞭也變成瞭好行業,當大傢都覺得不好的時候,往往卻是最好的時候。大傢都覺得金 融行業好,金融行業門檻高不說,有多少人削尖腦袋要鉆進去,競爭激勵,進去以後還要時時提防,一個疏忽,就被後來的人給擠掉瞭,壓力巨大,又如何談得上快 樂?也就未必是“好”工作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