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堂財富課:和女兒談商業模式

2016-08-17 23:25:49

"但,有一點很關鍵,就是人們在各地、各國間的流動要具規模、要頻繁,也就是空運、高速公路等交通網絡必須很發達,跨國旅行很方便。

"另外一個因素是星巴克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股票上市除瞭融資外,另一個同樣重要的效果是鞏固公司的品牌、增加公司的知名度。

"舒爾茨於1953年出生在紐約的貧困區,他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為瞭維持一傢人的生活,他爸爸開過出租車和卡車,也在工廠幹過苦力活,他媽媽沒有工作,在傢照顧小孩。由於傢境困難,1956年,他們一傢搬進政府救濟的公寓房,孩子們依靠政府福利補助長大。

"靠自己的努力,舒爾茨這樣一個傢庭背景極普通的人也能在1992年,也就是他39歲時,成為億萬富翁,實現事業成功。陳笛,你知道,爸爸在湖南農村長 大,傢裡沒有財富,也沒權勢。像舒爾茨這樣的個人故事總是讓你爸爸由衷地敬佩,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美國,由普通傢庭出身而成為億萬富 翁的個人故事很多,上次談到的蓋茨就是另一例,還有沃爾瑪、戴爾電腦、英特爾、雅虎等公司的創始人也是這樣。"

3.老沃爾頓的商業機會

我說:"陳笛,在你出生後的頭幾年裡,你媽媽經常要給你和姐姐買尿佈、玩具、衣服,還有其他日用品。記得在1994年你出生後,每年我們去中國時都要給你帶上一大箱尿佈。你知道這些是在哪裡買的嗎?"

陳笛:"在沃爾瑪?"

"是的,你那時太小,還不知道,我們傢是沃爾瑪的常客。現在,你也經常跟媽媽去那裡,你說沃爾瑪的特點是什麼呢?"

陳笛:"東西總是很多,又很便宜,特別是日用品。"

"沃爾瑪的口號是'天天平價',以高質量、低價格把別的商店擠掉。但如果沃爾瑪的價格總比別人低,那沃爾瑪靠什麼賺錢呢?為瞭做到'天天平價',同時又要盈利,沃爾瑪必須在成本上下功夫,要最大限度地壓低成本,這樣才可以讓消費者得到好處。但,問題是如何壓低成本?

"沃爾瑪的最大特點是大批量采購貨物,而且是直接從廠商采購,避開批發商。"

陳笛:"如果是這樣,沃爾瑪的競爭對手不也可以通過規模壓價嗎?別人不是也能模仿嗎?我長大後也可以去做。實際上,前不久,另一傢連鎖店公司Kmart破產瞭,它也有許多分店,為什麼Kmart的規模沒讓它勝利呢?"

"這是很有意思的問題,的確有些不可思議。但,如果我們看看沃爾瑪的背景,或許能更好理解。其創始人沃爾頓先生於1918年出生在俄克拉荷馬州的農村, 傢境極為普通,他從小放牛養馬,擠過牛奶,養過兔子和鴿子。中學、大學時期,他靠在餐館、商店打工賺錢上學。大學畢業後,他在一傢連鎖商店工作過兩年,又 於1941年至1945年當過兵。1945年至1962年間,在阿肯色州的農村,他通過加盟'Ben Franklin'品牌開過多傢連鎖店,當時讓他極其痛苦的問題有兩個,一是他必須按很高的批發價進貨,他的規模太小,得不到出廠價;二是像阿肯色農村這 種邊遠的地方,人口少,市場小,沒有批發商願意往那裡送貨,沃爾頓必須自己想法安排貨運,成本因此升高。

"當時,一般人認為,在人口少於5萬的鄉鎮開平價商場,是不會贏利的,所以,那時的連鎖超市都集中在城市,寧可在那裡互相競爭砍價,也要避開鄉村。沃爾頓先生反倒覺得鄉村才有機會,因為那裡競爭少,隻要價格足夠低,即可贏得市場。

"1962年,在阿肯色州的一個小鎮,沃爾頓開瞭第一傢'沃爾瑪超市',以'天天平價'為基本立足點。隨即,開始在其他小鎮擴張。他隻選那些沒人去、人 口在5000至25000之間的鄉鎮。那些小地方,不僅沒有競爭,而且每開一傢'沃爾瑪超市',當地馬上會傢喻戶曉,不需要額外花錢做廣告,當地人自動會 來,這當然節省成本。這也是沃爾瑪的另一個成功秘訣。到1969年,沃爾瑪共開瞭18傢規模相當大的分店,全部在人口少於25000的小鎮。到20世紀 90年代,沃爾瑪有三分之一的超市都選擇在這種沒有競爭的小鎮,在那裡,它有相當強的定價權。有瞭這種優勢作後盾,沃爾瑪相對於對手的競爭力就強瞭。

"既然沒有批發商願意送貨到阿肯色州的鄉村,1964年開始,沃爾頓隻好建自己的物流庫存中心。雖然這是被迫的,但意外的收獲是,沃爾瑪從此可以避開中 間批發商,直接跟生產廠商談價、進貨瞭。也就是說,沃爾瑪從廠商進貨到自己的物流中心,然後再運到各分店。隨著沃爾瑪規模的上升,它的砍價能力也直線上 升,這使得沃爾瑪的貨價水平越來越低,競爭優勢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