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留學?

2016-08-18 23:00:10

第七,我學到的是研究的真諦。做一個科學傢,讀一個博士,真正核心是什麼呢?我的博士導師我有幸跟他談瞭30分鐘,在30分鐘裡我得到的今天的 兩項都是他給我的,他當時跟我說的第一件事情,我問他,我來這邊讀博士,你對我的期望是什麼?他說我對任何一個人來這個學校讀博士的期望就是你要成為你論 文的這個領域的全世界的第一人,我說你開玩笑嗎?我一個學生怎麼能夠成為第一人。他說我不是讓你成為計算機這個領域的第一人,但是如果你的論文寫的是比如 是連續性語音識別,全世界應該不會比你更好,如果有的話,你就不是真的達到瞭我的期望。他說我認為每一個博士生都應該有這樣的抱負,要不然就不應該來讀博 士。這句話對我有重大的影響,因為後來其實我做瞭一些項目,我覺得湊合可以畢業,可以拿到博士,但是我後來總是想這句話,真的要做到在個狹窄的領域裡達到 第一人才可以停止。

第八個領域也來自於同樣跟他的對話,就是教育的真諦。我說好瞭,我盡力會做到一個最好的狹窄領域裡邊世界的第一人。我又問他,我從卡內基·梅隆 大學畢業以後,我所帶走的就應該是世界第一的論文,我要在這個論文上面再發揚光大,找一個工作,繼續把這個領域做得更好,是吧。他說不對,我認為你其實在 讀博士的過程中,你帶走的東西是做研究的精神,這才是教育的真諦,知道怎麼去解決一個問題,我們要教會你如何獨立地知道如何去解決一個尚未被解決的問題。 如果你學到瞭這一點,那麼我們的目的就達到瞭。我認為你畢業之後,很可能不會去繼續做語音識別,甚至不一定會做計算機科學,但是如果你以後能夠面臨一個尚 未解決的問題,能夠自己獨立的去思考、去分析、去客觀、去理解不同的觀點,去解決這個問題,那麼你這個博士就是你可以終身擁有的終身使用的,而且不僅僅是 使用在你的這個領域。我後來讀瞭更多教育的書之後,我發現還有另外一句話跟他這句話是非常相似的,教育的真諦就是當你忘記一切所學到的東西之後,所剩下的 就是教育。因為我們到底有多少人能夠背會全世界每一個國傢的省會在什麼地方,我們多少人會背微積分公式,但是能夠讓我們獨立學習,這是教育的真諦,而不是 背會多少。

第九個禮物是我的博士生導師,是得過圖靈獎的一個世界性的導師,我決定跟他做語音識別,他給瞭我一個題目,我跟他做瞭一年左右。做瞭一年以後, 我發現他給我的題目很好,但是他給我的解決問題方法的建議是行不通的。在美國這個環境長大,也讓我有足夠的勇氣挑戰我的老師,這可能也是在這樣一個寬松的 環境之下,讓我有勇氣說出。而且我不是直接挑戰他,我是跟他分析,我喜歡你的題目,但是我不喜歡你的方法,我想試著不同的方法,我鼓足勇氣跟他說,語音識 別我想做,但是專傢系統方法讀不下去,我想用統計的方法做語音識別的問題。當他分析瞭我為什麼想用這樣的方法之後,他說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我們記得法國的哲學傢曾經說過,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用我的生命來捍衛你說這句話的權利。這是很瞭不起的一句話,但是我導師的話“我不同意 你,但是我很支持你”,更瞭不起。我更多是告訴你,在科學的領域裡人人是平等的,你有權利有你的想法,我有權利有我的想法,我希望你用你的方法用、你的激 情去解決你的問題,我不認為我有權利告訴你一個尚未解的問題一定要用什麼方法來解釋。後來也有記者問他,當時李開復挑戰你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他的回答 也很簡單,他就說在科學的領域上人人是平等的。

我從他這句話裡邊所學到的遠遠不隻是人人是平等的,我學到的更多的是,很多人認為他這句話可能隻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接受別人的思維。其實不是, 我在他的指導下畢業之後,20多年之後我來回顧,其實我從他那兒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句話,而這句話不僅僅是一種養量,而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 一種做科學的方法,是一種做工程的方法。也就是說不隻是一種養量,而是一種很珍貴的領導力。如果你希望在一個公司,比如是在Google公司,對於最聰明 的員工,你就要讓他們有足夠的空間,想他們做事的方法,支持他們用他們的方法做事情。如果你什麼事情都要很獨裁地告訴他應該怎麼做,這些聰明人就沒有辦法 發揮他們真正的潛力。所以,一個真正的研究院也好,科學部門也好,一個產品部門也好,如果你真的想要讓這批優秀的天才能夠發揮他們的潛力,那最好的管理方 法就是去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