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12:36
捍衛你的時間
想 有效率地工作,就需要大塊不間斷的時間,這樣才能完成有意義的工作。當你確保自己不被打擾的時候,你的工作效率就會高的多得多。當你坐下來要去完成一項特 別認真的工作的時候,不要做其他任何事情,專心致志投入到這段時間裡吧。我發現,一個不少於90分鐘的時間段,對於完成一項單獨的工作十分理想。
你 需要和周圍人商量一下,來保證大塊不被打擾的時間。如果必要的話,提前通知他們在特定的時間裡不要打擾你。有必要的話就武力威脅。在學校,當我需要工作的 時候,會把寢室的門鎖上,這樣的話,我的室友就明白在這段時間裡不要來打擾我。然而,每個獨立的寢室都是為住兩個人(四人套房)設計的,為此我多付瞭錢而 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寢室。於是我可以在私人的房間裡工作。有空的時候,我就打開門,有時候也和室友打打遊戲。如果你碰巧工作在一個經常被打擾的環境 裡,那麼你的工作效率就會被影響,所以要不惜任何代價去改變那樣的環境。一些人告訴我,他們曾經拿這篇文章給他們的老板看,幫助說服他/她在工作的時候設 法減少不必要的打擾。
對 於一些人來說,劃出一段特殊的時間來工作是有好處的。我的最佳工作時間是一段很長、結束時間不定、且不想被打擾的時間。我經常規定工作的開始時間,但卻沒 有規定具體完成的時間。無論什麼時候我都盡可能長時間的工作,直到我覺得餓瞭或者身體上其他的需要。我可以連續工作六個小時不休息。雖然人們普遍認為經常 休息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我覺得那種說法隻是工業化時期對於那些貧困、不主動的工人們的一種人為安慰,並不適用於那些主動性強、目標明確和富有創造性的人。 我發現自己會一直工作,直到幾乎不能繼續為止,而不會把一項工作分成好幾個小的部分去做,因為那樣的話,在工作的時候就有分心的危險。
每 當專註於一項工作而忘瞭時間的時候,需要大約15分鐘的才能進入狀態。當被打擾之後,又要花費15分鐘才能重新進入狀態。一旦你進入瞭狀態就一定要保持 住。這種狀態讓你全神貫註於大量的工作以及與工作相關的以往的經驗之中。當我處於這種狀態的時候,我從來就不想過去和將來的事情。我隻會想到我和我的工 作。
然而有的時候,我遭遇瞭這樣的問題。由於工作的增加而不能準時完成(帕金森定律),但我覺得很值得冒險去試一下。例如,當我優化我的網站時,經常有好的想法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於是我立刻把我的想法付諸實踐。我發現當時就執行想法要比事後安排再去做,效率會高很多。
完全投入
在一段時間裡,除瞭做眼前的工作以外不要考慮其他任何事情。不要檢查郵箱、泡論壇或者隨便上網溜達。如果有這個念頭,在工作的時候斷開互聯網連接。關掉電話或者拒接。開始前去趟廁所,同時確保在一段時間裡不會覺得餓。在此期間根本不離開椅子,也不要和人說話。
決定好瞭要做什麼,就不要做其他事情。如果偶然被別人打擾,問他們最重要的事兒是什麼,確定他們是否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如果這個人在回復電子郵件,那麼這個時候發郵件就是他此時最重要的事。否則通常來說,這個人是在浪費時間。
如 果需要休息就徹底的休息。假如你覺得自己需要恢復一下體力,那就不要邊工作邊休息。收郵件、上網都不是休息。當你休息的時候,閉眼,做深呼吸,聽一些輕松 的音樂或者出去走走,小睡二十分鐘,或者吃點水果。一直休息到你覺得又可以努力工作。需要休息就休息,應當工作就工作。要是100%的集中精神,幹脆不工 作。想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是沒錯的,隻是別讓休息時間占用瞭工作時間。
多線工作
特定領域的新知識增加的如此之快,以至於你的知識可能隨時在變得陳舊。解決的唯一辦法是盡可能的吸收新知識。今天我工作中的很多技能,在五年前根本沒有。據我所知,跟上時代發展的好辦法是盡可能的閱讀,還有聽錄音資料。
看 電視的時候,在廣告時段讀計算機雜志。如果是男人,邊刮胡子邊讀。我每天用電動剃須刀刮臉,會在這兩三分鐘裡讀點東西。這讓我每周多看瞭兩篇文章–一年就 多出100篇。這個習慣很容易開始。隻要拿起幾本雜志,或者打印一些沒時間去讀的文章,把他們放在你的臥室裡。出門的時候,順手拿一本。如果要排隊,比如 在郵局或者商店,就可以拿出來讀瞭。你會驚訝於在做這些不費腦子的事情的同時,學到瞭多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