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熟與道理的分層

2016-08-09 21:47:50

然後是要懂得“是聽起來可認可的道理還是篤信並躬行的道理”。隨著經歷的增加,閱歷的豐富,見識的增長,人越來越成熟。就會懂得有些道理隻能聽聽而已,而還有一些道理卻篤信不疑。別人管用的道理並不一定可以在自己身上復制,照搬照套,不聯系自身的實際運用道理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最終是要知道“是希望別人相信的道理還是隻讓自己知道就好的道理”。人經歷瞭很多人生的風風雨雨漸漸成熟瞭,到瞭明白道理的境界時,即或你身為人父人母。作為長者或前輩或老師,你在宣講弘揚道理時,不違心、不造作、不忽悠、不誤人子弟。言傳身教負責任的把合適的道理傳給合適的人。知道是希望別人相信的道理還是隻讓自己知道就好的道理時,你便成為瞭真正的智者,那時你才完全成熟。

我自己成長的過程基本上就是逐漸明白以上幾條的過程。人的成熟與逐層懂得並踐行道理直接相關。

2015年3月12日
寫於荊州古城

點評:好,說個道理,下面是茶鄉異客分享的《人生輪回》:

自從思考出現在人的腦中,各種問題、疑惑、糾結、煩惱林林種種就被千百年來的詩人、哲人、學者等掰開瞭、揉碎瞭、攪爛瞭、煮透瞭,吃下肚,消化完後再訴諸文字,除瞭讓後人學習、憑吊、追思、詠懷外,剩下的大概就是一種“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奈情結瞭。

人類文明除瞭物質上的突破,人文思維上的求索早已遍及人生的各個方面、各個角落。科技沒有那麼發達時,不知所思所嘆已經有人想過寫過,也就腆顏下筆。如今網絡連通世界、亙貫古今,思路、寫作上的“撞文”或許會讓人驚奇莫非是昔年某位的輪回?當後人心有所得時,盡可以從前人的著作中找到近似甚至立意完全一樣的詩詞、音樂、文章瞭。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或者“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大抵可以概括一二瞭。

《非走不可的彎路》、《鏡中人》、《林間路》等等名篇在前,我輩若有所思,且先拜讀前人遺著罷。

為瞭避免講大道理,用另一個例子來說明:

Warren Beatty是個演員,他幾乎睡遍瞭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有一次他接受采訪,記者問他:你對付女人這麼成功,秘訣是什麼?他說:我每見到一個女的,都會問她願不願意跟我上床。記者氣兒都喘不勻瞭,說:這也行?他回答:哎,真挨瞭不少嘴巴呀——但也真睡瞭不少姑娘。這樣偉大的經驗,足以用來指導我們的全部人生。——東東槍:言語不多道理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