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一次如何的“演變”?

2016-08-09 21:54:45

文/潘志峰

最近才聽到魯多維科·艾拉第(Ludovico Einaudi)的作品《演變(Divenire)》。朋友說聽這樣的曲子,不知道在表達些什麼。其實又何必一定要知道它想表達什麼呢?聽音樂的時候,我們所想到的世界,亦是音樂想要表達的世界瞭。隻是當我們對這音樂難以言說的時候,可以借由名字去思索、去想象,去尋找音樂中屬於自己的世界。

隻是魯多維科的曲目實在讓人費解,好幾種語言摻雜在一張專輯中,讓我這外語盲手忙腳亂瞭。

這是第一次聽魯多維科的作品,簡單、自然又有深意,就像太極拳一樣的,動作簡單舒緩、流暢,又內含力道,輕松而又沉穩。

看到這麼一段評論,覺得很是貼切:他比美國人Kevin Kern耐聽,沒有克羅地亞人Maksim那麼炫耀,更沒有法國人Richard Clayderman那麼濫情,跟他的同胞Giovanni Marradi相比,他由簡單而派生出來的內斂讓人折服。好吧,說說自己具體的感受。

播放地址:http://www.xiami.com/album/169775

1.Uno(一),意大利語。聲音從似有似無中漸漸清晰,似乎是言說著有生於無的規律一般,隨後引出的“滴、滴、滴、滴……”幾乎一直貫穿瞭整個樂曲,像誕生的生命,跳動著心率,不高不低,不急不慢,隨後以主音所描繪出的畫面,也就成為瞭讓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美好的生命體。

2.Divenire(演變),意大利語。一開始,新生的生命雖然沒有太多的力量,卻對世界充滿瞭新奇,急不可耐的想要往前跑,想要趕快成長,變化成為自己想象的樣子,而魯多維科用瞭幾個簡單的音符流暢的演繹出瞭成長中的復雜性。成長演變的路是坎坷的,不隻是身體的強大,更是思想的成長,當音樂達到高潮階段的時候,如果凝神去聽,或許會有常常在電影中出現的畫面:一個人不分白天黑夜的迅速翻著書本,神經高度緊張,他已經完全進入瞭知識的世界,外界所有的嘈雜都幹擾不到他,直到從疑惑中得到領悟,才能放松釋懷,神情悠然的享受一下呼吸。

3.Monday(星期一),網絡上這首Monday和Rose的翻譯正好是互換的,而且好幾個網頁竟然都一樣,我寧願相信大傢都太馬虎瞭。這名字雖然沒有Uno難懂,卻也依然夠抽象。像是講述著一個故事,飽含深情,卻不急於表達,隻是順著琴聲緩緩的流淌出來。或許這是一個和星期一有關的故事。

4.Andare(離去),意大利語。旋律中充斥著沉鬱、矛盾的感覺,卻讓我能夠冷靜,或許這是一次次的反思吧,反思常常是伴隨著痛苦的,在這痛苦的反思中,讓自己的狹隘、封閉一一離去。

5.Rose(玫瑰)。整個樂曲可以說都是單調的,前一半的單調是這玫瑰自己安靜的生長,當她盛開的時候,旋律也變的熱情,但這熱烈是短暫的,隨後又是單調,花朵凋零後,安靜的躺在土地上,慢慢的等待著下一個輪回。

6.Primavera(春天),用葡萄牙語查出瞭“春天”的意思。冬末之際,乍暖還寒,幾片雪花從雲朵中向大地飄然落下,在這飛落的旅程中,雪花隨著輕風的飄舞著,隨意的跳著舞蹈,待落到大地的時候,春天已然到來,全都融化瞭。隨著管弦樂隊營造出的緊張節奏、清脆與渾厚相融合之後所蘊含的強勁力量,春風吹來瞭,像是要撕裂北方冰凍的土地一樣,竟然也如風暴一樣的襲來瞭。

一夜春風疾,新綠破寒來。當春風吹開大地之後,萬物復蘇,生命的舞蹈正式登場,莊重而優雅,隨著琴聲一起享受這一曲春天的芭蕾。

7.Oltremare(異域),意大利語。我們一直都在路上,走向不同的地域,領略著各自的風光和文化。樂曲的前三分之一以及後面,不斷出現的又五個音符所演奏出的旋律,似乎有種淡淡的路途中的滄桑,這一路的所見所聞有些沖突和掙紮,但當我們放開懷抱的時候,卻是發現每一處的風景或者是黑夜中,都可以發現其中的美。

8.L'origineNascosta(隱秘的起源),意大利語。走瞭那麼多路,經歷瞭那麼多滄桑,我們到底是為瞭什麼,或許就是為瞭尋找這隱秘的起源,是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

9.Fly(飛)。樂曲開始部分鋼琴長時間的重復演奏,竟然不單調,更像是飛翔時一朵朵白雲與自己擦肩而過,輕微的回音,更反襯出瞭飛翔後俯視的視角。而在最後那近乎刺耳的聲音,先是清晰,然後又慢慢模糊遠去,就像是飛的太低,地上的噪音全都聽見瞭,當再次振翅之後,越飛越高,那讓人焦躁的聲音就慢慢遠去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