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現實主義者

2016-08-09 22:16:16

文/薺麥青青

何謂“現實主義者”? 百度百科的解釋頗為詳盡和龐雜,對此,我更願意用一種通俗的方式一言以蔽之:這個時代的“現實主義者認為生活是最實際的東西,就是現實中的一切,而做事情,隻要結果能夠達到,過程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充滿理想化。他們以最實際的條件和方法達到想要的結果為目的。”

或者這樣引申一下,現實主義者隻著眼於現實的利益與結果,至於過程和手段隻是幫助它們達成目標的途徑和戰術而已。

毋庸諱言,現實主義者在這個社會更容易達到目的,更容易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因為他們更註重結果,所以經常可以用盡一切可行或者不可行的方式與方法,前者,我們謂之正途大道,後者我們稱為不擇手段。所以,現實主義者有時是沒有是非觀念的,至於善與惡,正與邪的分界,他們往往也可以輕松跨越,即便做出一些挑戰與逾越道德與法律的事情也不足以讓它們反躬自省與罪感深重,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的諸多準則和戒律再固若金湯,也要在他們所追逐的利益和結果面前土崩瓦解。

天大?地大?法大?不,還是他們的利益最大,所以,極端現實主義者最恪守的就是現實,最信奉的就是利益。厚一點有什麼不好?薄能成事嗎?黑一點有什麼不行?要清白良心那是爛好人和道德傢的事;狠更是某些現實主義者眼中的王道,心軟莫過婦人之仁。

因此,這樣的現實主義者唯現實是瞻,利益才是他們人生最大的杠桿:譬如在職場、官場或者其他人際關系交往中,他們更關註的是誰能為他們帶來實際的好處?誰更能為之驅馳和所用?誰更能幫助他們平步青雲?甚至在愛情與婚姻上,現實主義者也當仁不讓地追求速度和效率,講究速戰速決,要什麼漫長的考察期和霧裡看花的曖昧?要什麼浪漫的花前月下和執手相看?要什麼棋逢對手、心有靈犀的精神溝通?他們以房子、票子和鉆戒這些硬通貨作為愛情和婚姻的敲門磚和唯一的標尺,所以,他們可以天亮說晚安,他們可以閃婚亦可閃離,甚至將婚姻作為一樁交易也未嘗不可。他們或許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也能在某些時候義薄雲天,也能慷慨解囊,佈施眾生,但他們的骨子裡隻做現實的信徒:結果重於過程;手段聽命於目的;感性讓位於理性;情感被利益挾持。

因此,在我們這個時代,除瞭酒鬼,是絕無可能再出現如李白這般“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豪邁知交和瀟灑之人瞭。過於現實的人,你即便給他一座玫瑰園,他想到的也是如何奇貨可居,賣上一筆最好的價錢。你不要說他們沒趣味,沒情懷,因為這些都不是他們人生的關鍵詞。

我們無意給現實主義者貼上任何道德標簽,畢竟,這是市場經濟的社會,亦是多元化的時代,競爭的激烈與拜金主義的盛行催生瞭越來越多的現實主義者,他們中的有些人不崇尚虛無縹緲,不無病呻吟,他們腳踏實地,勤力奮發,沒有被污染得面目可憎的市儈的嘴臉,也沒有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的利欲熏心。他們良知猶在,信仰依存,這是最令人肯定的現實主義者,我們也可以將之稱作實幹傢。但也有諸多的現實主義者遊走於倫理、道德與法律的邊緣,甚至經常有悖逆與僭越之舉,這樣的現實主義者,既是個體之扭曲,也是時代之惡果。

最美好的現實主義者,既能著眼於腳下的大地,亦能抬頭仰望一下美麗的星空;既能汲汲於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亦能讓靈魂於轉迫的流光中翔舞;既能關註自身的困境,亦能援手於他人的苦難:這樣的人,即便暫時屈身於現實的簷下,仍有一顆飛翔與高蹈之心;這樣的人,即便行走在曲折幽暗之中,仍有理想之光的燭照。

最美好的現實主義者,即便終不能改天換地,但我們仍可以從他的掌心裡感受到那經久不散的人性的溫度。

點評:過於現實的人就像做一錘子買賣,單一古板,不解風情,關註利益;隻會浪漫的人千變成化,飄浮不真實,空有浪漫情懷,不負現實責任。作些平衡會好一些吧,也就是爭取做個現實點的幻想傢外加有點浪漫情懷的現實主義者。

比如下面網友分享的故事:

現實的浪漫主義者——現實雖然是定語,浪漫是主語,但實際上這類人是註重現實,以現實為基礎的浪漫。

浪漫的現實主義者——同理。浪漫雖是定語,然而這類人是骨子裡卻是充滿瞭浪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