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23:06:50
文/文昌
放眼望去,目光所及除瞭現實的世界,其實還有自己的鼻子,隻是我們習慣瞭它的存在而視而不見。不由得想起周星馳的經典臺詞:“曾經有一段真誠的愛情放在我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提及此並不是提醒我們要去珍惜鼻子的存在,人活著沒有鼻子固然痛苦,但也大可不必為此提心吊膽,擔心哪天早上醒來鼻子會沒瞭,更不必單獨為瞭鼻子特意買個保險。畢竟這個世界不是神話世界,不會像八戒一樣一不小心就變回瞭豬臉。
難道我們一直看得到自己的鼻子,隻是大腦因其長期存在而選擇的忽略嗎?為什麼忽略的不是自己目光所及的其它部位呢?秉著科學求實的精神,細查到瞭果殼裡的回答:“兩隻眼睛同時看見一個物體時,就會出現立體視覺。但是隻有在正前方一定區域內的物體才能夠被兩隻眼睛同時看見,在此區域外的視野(也就是餘光)是沒有立體感的”,也就是鼻子在兩眼的餘光區,無法形成立體視覺,我們永遠隻能用餘光瞟到鼻子,也就是存在得不夠明顯吧,自然無法引起大腦的足夠重視。
問題表象背後往往是各種成因綜合的結果,為什麼考古學傢裡女士特別少呢?仔細探查發現,原來考古學傢在野外工作中,找不到廁所女士不太方便,貌似復雜的問題背後也可能是簡單的原因。一直堅信著這個世界的神奇,環環相扣,組成一個系統,由此引導我們看待問題時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這樣的思維方式才不會拘泥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固步自封。
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回裡提到的。由此體悟的曹雪芹硬是將《紅樓夢》寫成瞭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它涉及到:文學藝術、詩詞歌賦、園林建築、紡織刺繡、中醫藥膳、烹飪美食、戲曲說唱、民情民俗、佛學道教……難怪有人調侃餘秋雨沒有寫過小說。《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是因其作為一個系統完美的被打造出來,成為一件富有生命的完美藝術品。看待世界的角度應該是全面而又系統的,自然打造一個虛構的世界更離不開這種系統的眼光和格局。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說還是山”。其實人的成長也是這麼一個參禪的過程。看待問題也應當是這樣一個過程,認識——懷疑——確定,當然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個解釋適合人放下自己的情緒,理性面對事物,看待解決問題的方式還得回到那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水的過程。同樣的問題,總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也是觀點系統的一部分。
初識世界的時候,純潔無瑕沒有經歷過現實的錘煉,容易形成簡單粗暴的思維方式,總是以為世界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總是堅信“隻要……就一定能……”的句式,打瞭雞血似的勵志讓人忘記瞭思考,隻是盲目的往前沖而缺乏接地氣的反思,到頭來撞得頭破血流而一無所獲。尤其是自己無法深層次熱愛的時候,習慣於這樣看似勤奮卻又無濟於事的努力,那也是一種華麗討巧的逃避。因為到頭又會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安慰自己,感嘆天意不公。
作為人類六十多億人口中一個,沒有我世界照樣運轉,那種渺小感讓人對大千世界心生敬畏,也會因為如果沒有我,世界對我來說也沒有意義來說,還有一些堅持走下去的必要。努力滿足自己的好奇和求知,試著在理解中找到與世界的同在感,從容而又優雅的走下去。當然世界一直都很神奇,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去理解,而不是橫加指責或者隨意的贊美敷衍。
書於 北京 五月
點評:很多人看東西是漫無目的的,所以通常不會註意。事後想起來,隻有個模糊的印象。在我腦子裡有無數的鉤子。這些鉤子,是我感興趣的東西,有的是現時需要的,有些是一直有興趣瞭解的,人的註意力有限,不可能對眼前的所有信息都抓取過來,所以需要有甄別有取舍。我腦子裡的這些鉤子,在看到應該鉤取的內容時,自然會加以註意。當我看到任何我感興趣的東西,我會立刻記錄下來。然後我會對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整理,而整理不是目的,運用才是。——蕭秋水
思考一些被平常生活忽略的小事吧:
1.如果牙醫是在靠病人的蛀牙賺錢,那我為何要相信全球牙醫第一推薦品牌的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