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32:12
然後就照例是 Happy ending 時間瞭,全世界的大學、教授、記者都飛去瞭莫斯科去找這位掃地神僧。結果人傢一概不見。不搞講座,不領獎,不接受采訪。幾百萬美元的獎勵不要,還是宅在老房子裡啃黑面包。是真的啃黑面包,因為記者采訪到他常去的那個超市的售貨員,說 Perelman 總是胡子拉碴衣衫不整地過來買菜,高檔的東西統統買不起,每天都買黑面包和通心粉。恩,這就是事實,這就是大師范兒。Perelman 現在在哪裡在幹什麼沒人知道,估計還是在宅著研究下一個大問題吧。
再往後,時間到瞭2013年,這次輪到中國人瞭。依然是一個老吊絲。此人叫張益唐,年輕的時候在野雞大學 Purdue University 拿瞭博士學位,結果博士論文被發現有錯,直接身敗名裂沒找到工作。此後流浪於美國各地,中餐館小旅社之類的都打過工,還在 Subway 打過工。美國東北部的另一個野雞大學 University of New Hamshire 當數學系院長的是張益唐的學長,看他可憐給瞭他一個沒有編制沒有身份的講師席位。這一幹就是二十多年。光陰荏苒,張益唐已經五十多瞭,還是個鄉下野雞大學的沒編制的講師。但是突然在2013年,又一個吊絲逆襲瞭。老張證明瞭一個幾千年的大問題。也就是素數的間隔是有限的。頓時武林又沸騰瞭,附近的哈佛麻省都邀請老張去開講座講講他的證明,老張很愉快地答應瞭,但是又補瞭一句,我還要改期末考試卷,我改完瞭再去啊。
此後的事兒就是網上流傳甚廣的數學傢刷下限的事兒瞭。老張證明瞭素數的間隔是有限的,但是這個間隔到底最大是多少呢,各路圍觀群眾都一窩蜂地進來,改進方法,發現新的下限值。老張一開始發現的是七千萬,很快一個多月後這個值就被無數圍觀群眾刷到瞭七萬。數學傢真是可怕的動物不是麼。然後人們突然發現,刷下限的人當中竟然有特侖蘇陶的身影。回憶一下本文開始提到的,特侖蘇陶就是那個20歲博士畢業,24歲終身教授,文章發瞭幾百篇的超級大神一派掌門。此人也過來刷下限瞭?幹這種低檔子事?恩,其實特侖蘇陶研究這個素數問題也有好些年瞭,不過一直沒有大進展。這次竟然被一個老吊絲搶瞭風頭,估計心裡甚為不是滋味吧。不過他依然能放下身段,憑借自己的不滅智商,在圍觀人群中刷新瞭好幾次下限,也真是難得的謙虛和勤奮瞭。
上面這些人都很神奇。最後結尾再來一個最神奇的。此人叫望月新一。個人主頁的首頁上就是一個大大的 “宇宙際級幾何學者”。 看上去很山寨吧?但是其實人傢是大神。生於日本,六歲去美國,23歲博士畢業於 Princeton,文章發瞭無數,一看就是武林新秀青年才俊。但是他畢業後不聲不響地回瞭日本,宅在京都大學後就再也杳無音信。終於,很多很多年後,2012年,他都四十多瞭,青年才俊變中年大叔瞭,他宣佈他證明瞭ABC猜想。這個又是一個幾百年的大問題。這次世界又沸騰瞭,因為他年輕的時候就很NB啊,寫出來的東西有可信度,身敗名裂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大傢一讀瞭就懵瞭,這玩意誰也讀不懂。望月新一基本重新建立的整個數學的體系,要讀懂起碼得把他以前寫的幾千頁的東西全讀懂。幾千頁聽起來不多,但是想想,數學可是一周隻能讀一兩頁的東西。還真的有個教授,給系裡請瞭一年年假,決心宅一年把讀懂,結果讀瞭一個月就逃回來上班瞭。據他說,他估計沒有十年讀不懂。然後大傢就崩潰瞭。我們不懂,那把望月新一請來美國給我們講講啊,哈佛啥的都發瞭邀請,望月隻回瞭一句話 “我的東西沒辦法給你們講懂” ,然後就又沒消息瞭。現在怎麼樣瞭呢?這個世界正在等待一個願意花十年把望月的東西讀懂的人。誰願意讀誰去讀去吧,他讀懂瞭我們就聽他講解個大意就好瞭。總會有人願意抱著 “朝聞道,夕死可矣” 的決心去讀望月新一的文章的吧。
原文地址:http://blog.renren.com/share/249635895/16090595778
點評:這樣講故事,好聽、帶勁。
附:幾則關於數學傢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