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諸古今皆準的權力規則

2016-08-13 16:55:31

那麼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投票權,聯盟人數理論上可以達到全體選民的一半的民主國傢,權力規則是否還起作用呢?答案是民主國傢領導人與獨裁國傢領導人並無本質區別:他們都必須優先保證自己鐵桿支持者的利益。

Bueno de Mesquita提出,當我們談論民主政治的時候必須瞭解一點:所謂“國傢利益”,其實是個幻覺。國傢作為一個抽象概念並沒有自己的利益 — 是國傢中的不同人群有各自不同的利益。政客們無非是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團進行博弈而已。因為聯盟人數太多,民主國傢領導人沒有辦法直接用錢收買聯盟,但是可以給政策。以美國大選為例,奧巴馬的鐵桿支持者就是窮人,以西裔和黑人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年輕人和女人。那麼他當選後就一定要把大量稅收用於社會福利,加強醫保和社區服務。羅姆尼敗選後就此大大抱怨,但是羅姆尼當選也得回報自己的支持者。美國政界常見的“專項撥款(earmark)”和“豬肉桶(pork barrel)”現象,就是政客回報自己選區的特定選民的手段。《獨裁者手冊》列舉瞭權力規則在民主國傢美國的種種體現:搞集團投票(block voting),國會選舉要劃分選區,就是為瞭減少聯盟人數;民主黨傾向於增加移民並給非法移民大赦,就是要擴大名義選民;兩黨都特別重視稅法,就是要控制錢;民主黨搞福利,共和黨支持把大量研究經費投入到疑難雜癥等往往隻對富人有利的研究,就是為瞭回報各自的聯盟;共和黨反對給富人加稅和醫保改革,就是因為絕對不能動自己聯盟的利益。美國以外,種種選舉中的政治手段也是屢見不鮮。在新加波不給李光耀的黨投票的選區的住房計劃會被削減;有些國傢存在直接買票的情況,而更高級的做法則是哪個村子投給我的票最多,我當選之後就給哪個村修條路。

有這麼一幫人,他們相信民主國傢的領導人真心熱愛民主,希望能借助外國力量推動國內的民主。這幫人太天真瞭。民主國傢領導人的確要取悅人民,但僅限於其本國的人民。事實上,民主國傢領導人在國內處處受限,但在對外政策上卻可以像獨裁者一樣行事。美國總統愛說美國要在世界范圍內推進民主,而此書指出,這全是胡扯。美國對外政治的唯一原則是確保美國人的利益。為此美國要求外國政府施行有利於美國的政策。這有兩個辦法,不常見的辦法是戰爭,常見的辦法則是對外“援助”。

2010年,女經濟學傢Dambisa Moyo出瞭一本書,Dead Aid(《援助已死》),列舉大量事實證明發達國傢對非洲的種種所謂援助,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援助金額和物資被當地獨裁者占有,他們正好可以用這筆收入回報聯盟。你想給獨裁國傢饑民提供直接援助,該國政府會首先要求你交稅。然而明知援助無效的情況下,為什麼發達國傢和國際組織仍然要繼續提供援助呢?因為援助的目的本來就是收買獨裁政府。援助其實就是一個幌子,就好像以對方小孩上大學為名義的行賄一樣,你要當真去考察這錢是不是交瞭學費就荒唐瞭。美國曾經通過對埃及援助來促成埃以和談,埃及政府拿瞭錢辦瞭事卻並未在本國宣傳美國的好,埃及老百姓反而更恨美國瞭。

Bueno de Mesquita使用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證明,越是聯盟人數少的國傢,它的政府就越容易被收買,因為收買少數人花不瞭多少錢。同樣一筆錢投給民主國傢可能什麼問題都解決不瞭,投給獨裁國傢卻可以立即讓該國政策發生一個改變 — 所以越是獨裁國傢,越容易出內奸。給一個獨裁國傢援助,等於幫著獨裁者收買聯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此書介紹瞭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統計發現那些當選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的國傢,在其任期內,經濟發展和政治自由都變的更落後瞭!為什麼?因為更大的發言權可以換來更多援助!很明顯,這個安理會效應在獨裁國傢更強。

從容易收買的角度看,美國領導人更喜歡獨裁的外國政府。最近一系列非洲國傢民主化以後給美國帶來瞭很大麻煩。在歷史上如果一個民選的外國政府對美國人不利,美國甚至可能直接出兵幹掉這個民主政府,然後換上一個獨裁傀儡,比如智利的皮諾切特。有人可能會說難道美國人民不喜歡推行民主麼?沒錯,但這種喜歡僅限於口頭說說,如果你要讓他們拿自己的利益換別人的民主,那就不幹瞭。《獨裁者手冊》生動地說,什麼叫民主?民主就是government of, by, and for th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