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攤兒先生傳

2016-08-13 16:57:51

文/嘉禾生

我就是我。

就是上次跟大傢談《選擇》的我。

因為門口有五個攤兒,所以稱五攤兒先生。我也不怎麼愛學習,就愛瞎琢磨。

有一天,我正在琢磨因果,卻被別人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的問題困擾。我於是想,這不也是因果之談嗎?於是,就合起來一起琢磨。琢磨著,琢磨著,就琢磨到傢門口那五個攤兒前。

第一個攤兒,佛字旗飄入雲。

上書:萬事皆緣。

我: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孰因孰果?
佛:因果循環。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我: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孰因孰果?
佛:先有執念。
我:那執念是因?
佛:非也。是也。
我:是果?
佛:是也。非也。
我:那先是還是先非?
佛:先有執念。
我(思付良久…):本自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笑):是非然否,無欲無求,釋也。
我拂袖而去。

第二個攤兒,道字旗飄入雲。

上書:道法自然。

我:先有雞還是雞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孰因孰果?
道:不知。
我:那何為道?
道:不知。
我:佛論緣,道論何?
道:不知。
我(思付良久…):火燒眉毛不救,水淹及胸不聞。任其因果。人不為,道為之。
道(…):不知。
我拂袖而去。

第三個攤兒,儒字旗飄入雲。

上書:蒼生為本。

我: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孰因孰果?
儒: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聞,非禮勿答。
我:先有君子先有禮?孰因孰果?
儒:先有天下。
我:天下先?蒼生先?
儒:天下為(wéi)大,蒼生為(wèi)之;禮為大,君子為之。
我(思付良久…):男兒何不帶吳鉤?先天下之憂而憂。人生自古誰無死,要留清白在人間。
儒(笑):修身養性齊傢治國平天下。
我拂袖而去。

第四個攤兒,理字旗飄入雲。

上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我: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孰因孰果?
程朱:欲知因果,格物致知。理就在其中。
我:理,因?果?
程朱:理,萬物之因。
我:那麼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孰因孰果?
程朱:豈有此理!
我(思付良久…):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冒昧。
程朱(笑):活到老,格到老。世風日下,人心惟危,難致聖矣。
我拂袖而去。

第五個攤兒,心字旗飄入雲。

上書:知行合一。

我: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孰因孰果?
王:問你的心,相信它。
我:它不知道。
王:這就是答案。
我:所以它是果?
王:它是理。
我(思付良久…):聖人者,行假於心,心假於行也。
王(笑):心之道,人之道。
我拂袖而去。

可是,

人生別無分店。

我不可能從門口那五個攤兒上,買到屬於我的人生。

如你所見,我問的是因果。可他們給的答案卻是他們各自的信仰。

可是,他們錯瞭嗎?

這個世界上,一個問題根本就不可能隻有一個答案。但答案也不是自己胡亂定義的。它絕對服從於一個人的信仰。並且信仰給的答案永不會錯。因為,它重於我們的生命。因為,當一個人找到屬於他的信仰時,他就是為他的信仰而生。

可是,我覺得我的信仰在那五個攤兒上買不到;所以,我拂袖而去。不是瀟灑,而是心傷。

為何我的人生不能如斯?

為何我還雪藏著我熾熱的生命?

孰因孰果?

什麼時候我才能有個屬於我的答案,並讓我為之奮鬥一生?

原文地址:http://user.qzone.qq.com/309579250/blog/1288881860#!app=2&via=QZ.HashRefresh&pos=1288881860

附:嘉禾生——《選擇》

每天,都要選擇,做該做的事,還是做想做的事。
從起床開始,到go to bed 結束,一直在重復的都是這個選擇題。
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是該做的事?
這讓我想起文學世界裡更為著名的一個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哈姆雷特選擇瞭,莎士比亞也選擇瞭。可是沒有莎士比亞的選擇,哈姆雷特也不會有選擇。我們可以這樣說,哈姆雷特是這個問題的直接面對者。可是,莎士比亞在什麼位置呢?